仆

拼音 pū pú 注音ㄆㄨ ㄆㄨˊ 繁體
部首亻部 總筆畫4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WHY 五行 統(tǒng)一碼4EC6
筆順ノ丨丨丶
名稱撇、豎、豎、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pū(ㄆㄨ)

⒈ ?向前跌倒:仆倒。前仆后繼。

其他字義

仆(僕)pú(ㄆㄨˊ)

⒈ ?被人雇傭差遣服務(wù)的人,與“主”相對(duì):仆人。仆從。

⒉ ?舊謙稱“我”。

異體字

  • ?
  • ?
  • ?
  • ?
  • ?
  • ?

漢英互譯

fall forward、servant

相關(guān)字詞

奴、主

造字法

形聲:從亻、卜聲

English

fall forward; lie prostrate, prone; servant


※ 仆的意思、基本解釋,仆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動(dòng)〉

(1) 向前跌倒 [fall forward]

仆,頓也。——《說文》。朱駿聲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p>

仆表決漏?!妒酚洝に抉R穰苴傳》。索隱:“臥其表也?!?/p>

度水跌仆。——《素問·經(jīng)脈別論》

卒仆濟(jì)北?!稘h書·鄒陽(yáng)傳》。注:“僵仆也。”

衛(wèi)士仆地?!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2) 又如:前仆后繼;仆然(撲通倒下的樣子);仆頓(精疲力竭而倒仆);仆僵(跌倒;翻倒)

(3) 下墜;傾倒 [fall]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舊碑?dāng)嗾?,其半仆地。——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

(4) 又如:仆旗(放倒戰(zhàn)旗。借指休戰(zhàn))

(5) 敗滅 [be shattered;vanish]。如:隨起隨仆(隨時(shí)發(fā)生,隨遭敗滅)

(6) 另見

基本詞義

〈名〉

(1) (會(huì)意。從人,從菐,菐亦聲。古文從臣,從菐。甲骨文字形,象一個(gè)罪人端著畚箕,從事卑賤勞動(dòng)之形。本義:供役使的人。即奴隸)

(2) 同本義 [servant]

僕,給事者?!墩f文》

景命有仆?!对?shī)·大雅·既醉》

(3) 又

其仆維何。

隸臣僚,隸臣仆,仆臣臺(tái)?!蹲髠鳌ふ压吣辍?/p>

則是臣仆庶孽之事也?!豆騻鳌ば吣辍?/p>

仕于家曰仆?!抖Y記·禮運(yùn)》

得僮仆貞?!兑住ぢ谩?/p>

(4) 又如:男仆;女仆;忠仆;仆童(未成年的仆人);仆齋(執(zhí)役室中之仆人);仆馬(仆從與乘馬);仆乘(仆從與輿馬);仆旅(跟隨出行的仆從);仆輿(仆從與車乘)

(5) 駕車的人 [cart-driver]

召彼仆夫。——《詩(shī)·小雅·出車》

(6) 又如:仆御(駕車馬者)

詞性變化

〈動(dòng)〉

(1) 駕車 [drive]

子適衛(wèi), 冉有仆。——《論語(yǔ)·子路》

(2) 又如:仆夫(駕車的人);仆圉(駕車養(yǎng)馬)

〈代〉

(1) 古時(shí)男子謙稱自己 [I]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cè)之強(qiáng)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稇?zhàn)國(guó)策·燕策》

仆非敢如是也?!獫h· 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

(2) 另見

康熙字典

仆【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4畫,部外筆畫:2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芳遇切《正韻》芳故切,?音赴。偃也,僵也?!短茣し慷艂髻潯放d仆植僵。

《集韻》普木切,音攴。義同。

《集韻》《韻會(huì)》《正韻》?敷救切,否去聲。頓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仆【卷八】【人部】

頓也。從人卜聲。芳遇切

說文解字注

(仆)頓也。頓者、下首也。以首叩地謂之頓首。引伸爲(wèi)前覆之辭。左氏音義引孫炎曰。前覆曰仆。玄應(yīng)三引說文。仆、頓也。謂前覆也。偃謂卻偃。仆謂前覆。葢演說文者語(yǔ)。若論語(yǔ)注云。偃、仆也。則渾言不別矣。從人。?聲。芳遇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