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敀字的解釋
敀

拼音 注音ㄆㄛˋ
部首攵部 總筆畫9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RTY 統(tǒng)一碼6540
筆順ノ丨フ一一ノ一ノ丶
名稱撇、豎、橫折、橫、橫、撇、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pò(ㄆㄛˋ)

⒈ ?古同“迫”。

⒉ ?大打。

異體字

  • ?

※ 敀的意思、基本解釋,敀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敀【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博陌切。與迫同?!墩f文》作?,迮也。周書曰:常?常任。○按書立政,今本作伯。

《玉篇》強(qiáng)也。《篇?!犯揭?。

《廣韻》普伯切,音拍。大打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敀【卷三】【攴部】

迮也。從攴白聲?!吨軙吩唬骸俺挸H?。”博陌切

說文解字注

(敀)迮也。迮、起也。敀者、起之也。與廹音義同。從攴。白聲。博陌切。古音在五部。周書曰。常敀常任。立政篇文。按漢人所用皆作常伯。今尙書作伯。許所據(jù)絕異者、壁中古文多假借字也。以敀爲(wèi)伯、如洪範(fàn)以?爲(wèi)好。顧命以?爲(wèi)蔑。牧誓以狟爲(wèi)桓。皆壁中古文假借。今尙書作伯好蔑桓者、孔安國(guó)以今文字讀古文而易之。而漢世言古文尙書者因之。如杜子春、鄭司農(nóng)讀周禮故書。往往易其字。而許叔重、鄭康成多因之。其理一也。杜子春巳改之周禮。其故書古字猶存於鄭注??装矅?guó)巳改之尙書。其壁中古文之字猶存於說文。

  • 敀的詞語
  • 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