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坡
〈名〉
(1) (形聲。從土,皮聲。本義:山地傾斜的地方)
(2) 同本義 [slope]
坡,陂也?!墩f文》
隰則有泮。——《詩·衛(wèi)風·氓》。傳:“泮,坡也。”
(3) 又如:山坡;上下坡;坡土(山坡地);坡陀(山勢起伏的樣子;不平坦;山;山坡);坡坂(傾斜的山坡);坡梁(方言。土岡,山岡);坡垅(丘陵);坡撇(鴇兒。開妓院的女老板)
(4) 平原;原野 [plain]
言阜者土山也,小堆曰阜,平原曰坡,坡高曰隴?!巍?韓拙《山水純》
(5) 〈方〉∶低洼的大片田地 [large low-lying field]。如:俺爹下坡了;坡野(田野;野外)
康熙字典
坡【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韻會》滂禾切《正韻》普禾切,破平聲?!墩f文》阪也。滇俗稱山嶺曰長坡,其岥岮高峻者曰相見坡?!短茣ず擦种尽返伦谝茖W士院於金鑾坡。
又飛坡。《朝野僉載》晉元帝永昌中,秦州敷水店西坡,白日飛四五里,直塞赤水坡上,桑畦麥隴,依然不動。
又《集韻》彼義切,音賁。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坡【卷十三】【土部】
阪也。從土皮聲。滂禾切
說文解字注
(坡)阪也。部曰。坡者曰阪。此二篆轉(zhuǎn)注也。又曰。陂、阪也。是坡陂二字音義皆同也。坡謂其陂陀。毛詩。隰則有泮。傳曰。泮、坡也。此釋叚借之法。謂泮卽坡之雙聲叚借也。鄭不從其說。而易之曰讀爲畔。從土。皮聲。滂禾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