鈚

拼音 注音ㄆ一
部首釒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QXXN 統(tǒng)一碼921A
筆順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一フノフ
名稱撇、點(diǎn)、橫、橫、豎、點(diǎn)、撇、提、橫、豎提、撇、豎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pī(ㄆ一)

⒈ ?一種較寬較薄的箭頭:“長(zhǎng)鈚逐狡兔。”

⒉ ?鐵。

⒊ ?犁刃。

異體字


※ 鈚的意思、基本解釋,鈚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名〉

(1) 犁刃 [plough’s blade]

鈚,犁館別名?!稄V韻》。周祖謨??庇洠骸梆^字誤,《集韻》作‘鈚’是也?!?/p>

(2) 鈚箭。箭的一種 [arrow]。如:鈚子箭(即鈚箭);鈚箭(箭頭較薄而闊,箭桿較長(zhǎng))

康熙字典

鈚【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房脂切《集韻》《韻會(huì)》頻脂切,?音毗。《玉篇》鐵也。

《廣韻》犁錧別名也。

《集韻》一曰箭名?;蜃麈q錍?!抖鸥υ?shī)》長(zhǎng)鈚及狡兔。

《集韻》篇迷切,音?。本作錍。《揚(yáng)子·方言》箭鏃廣長(zhǎng)而薄鎌謂之錍?!对]》普蹄反。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匕【卷八】【匕部】

相與比敘也。從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一名柶。凡匕之屬皆從匕。卑履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匕)相與比敘也。比者、密也。敘者、次弟也。以妣籒作?、?或作?、秕或作?等求之。則比亦可作?也。此製字之本義。今則取飯器之義行而本義廢矣。從反人。相與比敘之意也。卑?切。十五部。匕亦所?用比取飯。?者、用也。用字衍。比當(dāng)作匕。漢人曰匕黍稷、匕牲體。凡用匕曰匕也。匕卽今之飯匙也。少牢饋食禮注所謂飯橾也。少牢饋食禮。廩人摡甑獻(xiàn)匕與敦。注曰。匕所以匕黍稷者也。此亦當(dāng)卽飯匙。按禮經(jīng)匕有二。匕飯、匕黍稷之匕葢小。經(jīng)不多見(jiàn)。其所以別出牲體之匕。十七篇中屢見(jiàn)。?用桑爲(wèi)之。祭用棘爲(wèi)之。又有名疏、名挑之別。葢大於飯匙。其形製略如飯匙。故亦名匕。鄭所云有淺斗。狀如飯橾者也。以之別出牲體謂之匕載。猶取黍稷謂之匕黍稷也。匕牲之匕。易、詩(shī)亦皆作匕。大東傳、震卦王?皆云。匕所以載鼎實(shí)是也。禮記襍記乃作枇。本亦作朼。鄭注特牲引之。而曰朼畢同材曰朼載。葢古經(jīng)作匕。漢人或作朼。非器名作匕。匕載作朼。以此分別也。若士?、士虞、特牲、有司篇匕載字皆作朼。乃是淺人竄改所爲(wèi)。鄭注易亦云匕牲體薦鬯。未嘗作朼牲體也。注中容有木旁之朼。經(jīng)中必?zé)o。劉昌宗分別。非是。一名柶。木部曰。禮有柶。柶、匕也。所以取飯。凡匕之屬皆從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