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砰
〈象〉
(1) (形聲。從石,平聲。象聲詞)
(2) 猛地碰撞或關(guān)上的聲音 [bang]。如:砰訇(形容打門的聲音);砰砰(鼓聲;水流聲;用力敲門聲;槍聲);砰朗(形容器物碎裂聲);砰通(用力關(guān)門聲);砰湃(形容水流洶涌、暴雨等聲)
(3) 使勁地捶打或敲打所發(fā)出的響聲 [thunder]。如:砰砰地敲打桌子
(4) 用來表示槍聲或跟槍聲相似的聲音 [zap]。如:砰!你是斷子絕孫的了
詞性變化
◎ 砰
〈動〉
撞擊 [bump against]
門響了,李維勤進(jìn)來,重重將門砰上,滿面怒容?!?茅盾《清明前后》
康熙字典
砰【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廣韻》普耕切?!都崱贰俄崟贰墩崱放?,
音怦。石聲?!端抉R相如·上林賦》砰磅訇礚。
又《廣韻》砰礚,如雷之聲。《列子·湯問篇》砰然聞之如雷?!肚皾h·禮樂志》休嘉砰隱?!对]》砰隱,盛也。
又《五音集韻》蒲逬切,音輧。石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