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俳
〈名〉
(1) (形聲。從人,非聲。本義:雜戲,滑稽劇)
(2) 同本義 [farce]
俳,戲也?!嘣粌?yōu),曰倡?!墩f文》
俳,優(yōu)樂也?!度n》
是時(shí)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優(yōu)俳之觀?!妒酚洝だ钏沽袀鳌?/p>
(3) 又如:俳舞(雜戲歌舞)
(4) 伶人。指以舞樂雜戲?yàn)闃I(yè)的人 [buffoon]
擊鼓歌詠?zhàn)髻匠?。——《漢書·霍光傳》
諧笑類俳倡。——漢· 班固《漢書·枚乘傳》
(5) 又如:俳倡(俳優(yōu),伶人);俳長(俳優(yōu)的頭目);俳子(俳優(yōu)之子);俳兒(俳優(yōu)。亦指俳優(yōu)之子)
(6) 對(duì)偶,駢儷 [a type of writing]。如:俳偶(對(duì)偶駢麗);俳語(講究對(duì)偶的駢體文字);俳麗(對(duì)偶駢麗)
詞性變化
◎ 俳
〈形〉
(1) 詼諧 [comic]
好為俳諧雜說,人多愛押之?!侗笔贰だ钗牟﹤鳌?/p>
(2) 又如:俳笑(戲笑);俳謔(戲言。俗稱開玩笑);俳體(又稱俳諧體。形式上出奇弄巧,或涉于游戲譏笑);俳說(戲笑嘲謔的言辭)
◎ 俳
〈動(dòng)〉
安排。用同“排” [arrange]
后日我家俳酒饌。——《敦煌變文集》
康熙字典
俳【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huì)》蒲皆切,音牌。俳優(yōu),雜戲?!妒愤[急就篇》倡優(yōu)俳笑,是優(yōu)俳一物而二名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俳佪,亦作徘徊?!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xùn)》坐俳而歌謠。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俳【卷八】【人部】
戲也。從人非聲。步皆切
說文解字注
(俳)戲也。以其戲言之謂之俳。以其音樂言之謂之倡。亦謂之優(yōu)。其實(shí)一物也。從人。非聲。步皆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