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蔦字的解釋
蔦

拼音 niǎo 注音ㄋ一ㄠˇ 繁體
部首艸部 總筆畫8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行 統(tǒng)一碼8311
筆順一丨丨ノフ丶フ一
名稱橫、豎、豎、撇、橫折鉤、點、豎折折鉤、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蔦(蔦)niǎo(ㄋ一ㄠˇ)

⒈ ?落葉小喬木,莖攀緣樹上,葉掌狀分裂,略作心臟形,花淡綠微紅,果實球形,味酸。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艸、鳥聲

English

the convovulvus; parasitic plants such as mistletoe; Ribes ambiguum


※ 蔦的意思、基本解釋,蔦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niǎo

〈名〉

寄生木 [birdvine and viscum]。本草學(xué)家指桑寄生科桑寄生屬和檞寄生屬植物。前者寄生于山茶科、殼斗科等樹上,后者寄生于檞、榆、樺等多種闊葉樹上。枝莖可入藥

康熙字典

蔦【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都了切,音鳥。寄生也。《詩·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

《正韻》泥了切,音裊?!都崱范鄧[切,音釣。義?同。《說文》或從木作樢。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蔦【卷一】【艸部】

寄生也。從艸鳥聲。《詩》曰:“蔦與女蘿。”樢,蔦或從木。都了切

說文解字注

(蔦)寄生艸也。艸字各本脫。依毛詩音義及韻會補。小雅傳曰。蔦、寄生也。陸璣曰。蔦一名寄生。葉似當(dāng)盧。子如覆盆子。本艸經(jīng)。桑上寄生。一名寓木。一名宛童。按寓木、宛童見釋木。從艸。毛、陸皆曰寄生耳。許獨云寄生艸者。爲(wèi)其字之從艸也。鳥聲。詩音義云。說文音弔。唐韻都了切。二部。詩曰。蔦與女蘿。小雅頍弁文。

(樢)蔦或從木。艸屬故從艸。寓木故從木。廣雅釋木作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