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眕字的解釋
眕

拼音 zhěn 注音ㄓㄣˇ
部首目部 總筆畫10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HWET 統(tǒng)一碼7715
筆順丨フ一一一ノ丶ノノノ
名稱豎、橫折、橫、橫、橫、撇、捺、撇、撇、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ěn(ㄓㄣˇ)

⒈ ?自安自重;抑制:“憾而能眕者鮮矣。”

⒉ ?視。

異體字

  • ?

English

restraint


※ 眕的意思、基本解釋,眕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眕【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之忍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止忍切,?音軫。《說文》目有所限而止也。

《爾雅·釋言》重也?!蹲髠鳌る[三年》石碏曰:憾而能眕者,鮮矣?!对]》安重貌。戴侗曰:有忍意。

人名。晉右衞將軍?眕?!稌x書音義》又音眞?!镀!坊蜃?img src="/d/file/spz/251d0.png" alt="?" class="wh16" />。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眕【卷四】【目部】

目有所恨而止也。從目?聲。之忍切

說文解字注

(眕)目有所恨而止也。左傳曰。夫?qū)櫠或?。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許語葢古左傳說。釋言。眕、重也。重亦止意。從目。?聲。之忍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