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鮸字的解釋
鮸

拼音 miǎn 注音ㄇ一ㄢˇ
部首魚部 總筆畫18畫 結構左右
五筆QOQQ 統(tǒng)一碼9BB8
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ノフ丨フ一ノフ
名稱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豎、橫、點、點、點、點、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撇、豎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miǎn(ㄇ一ㄢˇ)

⒈ ?一種魚,頭長而尖,口大,牙銳。體長而側扁,暗褐色。腹灰白色。生活于海洋中。亦稱“米魚”、“鳘魚”。

異體字

  • ?

※ 鮸的意思、基本解釋,鮸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miǎn

〈名〉

魚名。亦稱“米魚”、“鳘魚” [slate cod croaker;Miichthys miiuy]。魚綱,石首魚科。體延長,側扁,長達50厘米以上,灰褐色。頭尖長,口大,牙尖銳。尾矛狀

康熙字典

鮸【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亡辨切《集韻》美辨切,?音免。《說文》魚名。出薉邪國。

《正字通》石首魚,一名鮸,生東南海中,形如白魚,扁身弱骨細鱗,頭中白石二,腹內白鰾可作膠。嶺表錄謂之石頭魚,浙志謂之江魚,乾者名鯗魚。

《集韻》武遠切,音挽。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鮸【卷十一】【魚部】

魚名。出薉邪頭國。從魚免聲。亡辨切

說文解字注

(鮸)鮸魚也。隋煬責貢四方。海錯幾盡。首曰鮸魚。按今江浙人所食海中黃花魚。乾之爲白鯗。卽此魚也。一名石首魚。首中有二石。許云出薉邪頭國者。葢許據所見載籍言之。江賦。鯼鮆順時而往還。注云。字林曰。鯼魚、出南海。頭中有石。一名石首。然則此魚又名鯼。南海亦有之。出薉邪頭國。薉邪頭國、穢貊也。從魚。免聲。亡辨切。古音在十三部。

  • 鮸的詞語 組詞
  • 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