荬

拼音 mǎi 注音ㄇㄞˇ 繁體
部首艸部 總筆畫9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ANUD 五行 統(tǒng)一碼836C
筆順一丨丨フ丶丶一ノ丶
名稱橫、豎、豎、橫撇/橫鉤、點(diǎn)、點(diǎn)、橫、撇、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荬(蕒)mǎi(ㄇㄞˇ)

⒈ ?[苦荬菜]即苣荬菜。菊科。多年生草本。葉卵狀披針形,邊緣波狀齒裂或羽狀分裂。春夏間開(kāi)黃花。嫩葉作豬飼料。全草入藥。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艸、買聲

English

a plant name


※ 荬的意思、基本解釋,荬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1) 蕒 mǎi

(2) ——“苣荬菜”( qǔmǎicài):一種野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康熙字典

蕒【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莫蟹切,音買。吳人呼苦苣?!稌x書·五行志》蕒菜生工人吳平家。

水苦蕒,藥名。

《集韻》菜名?!恫┭拧肥{,?也。

  • 荬的詞語(yǔ) 組詞
  • 荬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