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馬字的解釋
馬

拼音 注音ㄇㄚˇ 繁體
部首馬部 總筆畫3畫 結構單一
五行 統(tǒng)一碼9A6C
筆順フフ一
名稱橫折、豎折折鉤、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馬(馬)mǎ(ㄇㄚˇ)

⒈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

⒉ ?大:馬蜂。馬勺。

⒊ ?姓。

異體字

  • ?
  • ?
  • ?
  • ?

漢英互譯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 馬的意思、基本解釋,馬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馬眼、馬鬃、馬尾之形?!榜R”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家畜名)

(2) 單蹄食草大型哺乳動物 [horse]。史前即為人類所馴化,用作馱畜、挽畜和乘騎;它和其他現(xiàn)存的馬屬和馬科動物的區(qū)別是尾毛和鬃毛長,后腿飛節(jié)內(nèi)下方有一塊胼胝,還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體型較大,蹄子較大,頸稍呈弓形,頭小,耳短)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馬說》

(3) 又如:馬伯樂(相馬的人);馬首(屬馬的人);馬牌子(官府養(yǎng)馬的伕役,他們身上都掛有腰牌作憑證);馬曹(官署名。專門管馬);馬圈(養(yǎng)馬的地方);馬祭(祭祀馬神);馬絆(系馬用的繩子);馬褐(馬的護衣);馬禍(馬的異象。古代以為災變之兆);馬圖(傳說中龍馬背負出水的圖)

(4) “碼”的古字。古代用 以計算的籌碼。近世也用以計數(shù) [code]

為勝者立馬?!抖Y記·投壺》

(5) 又如:馬子(籌碼)

(6) 姓

詞性變化

〈動〉

(1) 〈方〉∶發(fā)怒時把臉拉長像馬臉 [draw face]。如:馬起面孔叫他們出去

(2) 駕著馬 [take horse;control a horse]

裘馬過世家。——《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裘馬揚揚

〈形〉

大的[big]。如:馬道(大路);馬包(被包。中間開口、兩旁可以塞進東西的長布袋);馬船(大型官船);馬溜子船(航行速度較快的大船)

康熙字典

馬【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0畫

〔古文〕???《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麻上聲?!墩f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队衿伏S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墩崱穪\畜。生於午,稟火氣?;鸩荒苌荆蜀R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兑住ふf卦傳》乾爲馬?!妒琛非筇?,天行健,故爲馬?!洞呵铩ふf題辭》地精爲馬?!洞呵铩た籍愑洝返厣戮珷戱R。月數(shù)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吨芏Y·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覲,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趣馬》掌贊正良馬。

《巫馬》掌養(yǎng)疾馬而乗治之,相醫(yī)而藥攻馬疾。

《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多鋈恕氛破c牧以役圉師。

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缎o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墩滞ā饭式裉胤Q五馬大夫。

田野浮氣曰野馬?!肚f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对]》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陽馬?!逗侮獭ぞ案5钯x》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对]》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shù)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竈馬,蟲名?!队详栯s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姓?!缎赵贰繁静嬷幔w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風俗通》有白馬氏。

馬流?!秲室嫫谠弧否R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斗接鐒俾浴分^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对]》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門名?!肚皾h·項籍傳註》宮垣內(nèi)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肚皾h·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馬【卷十】【馬部】

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凡馬之屬皆從馬。?,古文。?,籒文馬與?同,有髦。莫下切〖注〗?、?,古文馬。

說文解字注

(馬)怒也。武也。以曡韻爲訓。亦門聞也、戶?也之例也。釋名曰。大司馬。馬、武也。大揔武事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古、籒文皆以彡象髦。石建奏事。事下。建讀之曰。誤書馬字。與尾當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譴死矣。莫下切。古音在五部。凡馬之屬皆從馬。

?)古文。

?)籒文馬。與?同有髦。說文各本籒文古文皆作?。無別。據(jù)玉篇古文作?、籒文作?。是古文從?加髦、籒從?加髦。故云二者同有髦也。毛髦覆於頸。故象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