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稑字的解釋
稑

拼音 注音ㄌㄨˋ
部首禾部 總筆畫13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TFWF 統(tǒng)一碼7A11
筆順ノ一丨ノ丶一丨一ノ丶一丨一
名稱撇、橫、豎、撇、點、橫、豎、橫、撇、點、橫、豎、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lù(ㄌㄨˋ)

⒈ ?亦作“穋”。后種先熟的谷物。

異體字

English

rice


※ 稑的意思、基本解釋,稑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稑【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六。《說文》疾熟也。先種後熟曰穜,後種先熟曰稑。《周禮·天官·內(nèi)宰》上春,詔王后帥六宮之人,生穜稑之種,而獻於王。

《集韻》或作穋?!对姟め亠L(fēng)》黍稷重穋?!墩f文》引《詩》作稑。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稑【卷七】【禾部】

疾孰也。從禾坴聲。《詩》曰:“黍稷種稑。”穋,稑或從翏。力竹切

說文解字注

(稑)疾孰也。謂凡穀有如此者。邠風(fēng)傳曰。先孰曰穋。周禮內(nèi)宰注。鄭司農(nóng)云。後種先孰謂之稑。按土宜物性卽同一種而有不同。故大司徒必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穋之種也。從禾。坴聲。力竹切。三部。詩曰。黍稷種稑。邠風(fēng)七月文。按七月及閟宮皆作重。許種下不偁而偁於稑下。葢本作重。轉(zhuǎn)寫易之也。

(穋)稑或從翏。翏聲也。今周禮作稑。毛詩作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