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痢字的解釋
痢

拼音 注音ㄌ一ˋ
部首疒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左上包圍
五筆UTJK 五行 統(tǒng)一碼75E2
筆順丶一ノ丶一ノ一丨ノ丶丨丨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lì(ㄌ一ˋ)

⒈ ?中醫(yī)學(xué)病名,古稱“滯下”。又因病情不同而有“赤痢”、“白痢”、“赤白痢”、“噤口痢”等名。

⒉ ?〔痢疾〕傳染病。癥狀有大便頻繁,腹痛,發(fā)熱,糞便帶膿、血和黏液等。

⒊ ?見“瘌”字“瘌痢”。

異體字

  • 痢

造字法

形聲:從疒、利聲

English

dysentery


※ 痢的意思、基本解釋,痢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名〉

(1) (形聲。從疒( chuáng),表示與疾病有關(guān),利聲。本義:病名。即“痢疾”) 同本義 [dysentery]

凡山水甚強(qiáng)寒,飲之皆令人痢?!懿佟段何淞睢?/p>

(2) 又如:痢癥(痢疾)

康熙字典

痢【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集韻》?力至切,音利。瀉也。《正字通》方書分血痢,氣痢,赤痢,白痢,泄痢,酒痢,虛痢,五色痢,水穀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勞痢,暴痢,久痢。諸證皆濕熱積滯,暑毒虛滑所致。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利【卷四】【刀部】

銛也。從刀。和然後利,從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img src="/d/file/spz/25764.png" alt="?" class="wh16" />,古文利。力至切

說文解字注

(利)銛也。銛者、臿屬。引伸爲(wèi)銛利字。銛利引伸爲(wèi)凡利害之利。刀和然後利。從刀。和省。依韻?本。毛傳曰。鸞刀、刀有鸞者。言割中節(jié)也。郊特牲曰。割刀之用而鸞刀之貴。貴其義也。聲和而後?也。許據(jù)此說?意。力至切。十五部。易曰。利者義之和也。又引易說從和省之意。上云刀和然後利者、本義也。引易者、引伸之義也。

?)古文利葢從刃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