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纊字的解釋
纊

拼音 kuàng 注音ㄎㄨㄤˋ
部首糹部 總筆畫20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統(tǒng)一碼7E8A
筆順フフ丶丶丶丶丶一ノ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名稱撇折、撇折、點、點、點、點、點、橫、撇、橫、豎、豎、橫、豎、橫折、橫、豎、橫、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kuàng(ㄎㄨㄤˋ)

⒈ ?見“纊”。

異體字

English

cotton; silk


※ 纊的意思、基本解釋,纊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纊【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5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苦謗切,音曠?!墩f文》絮也?;驈墓庾鹘_。《玉篇》綿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細(xì)綿。《儀禮·旣夕》屬纊?!对]》纊,新絮。《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对]》綿也。

《集韻》古曠切,光去聲。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纊【卷十三】【糸部】

絮也。從糸廣聲?!洞呵飩鳌吩唬骸敖匀鐠独k?!苯_,纊或從光??嘀r切

說文解字注

(纊)絮也。玉藻。纊爲(wèi)繭。注曰。纊、今之新緜也。按鄭釋纊爲(wèi)新緜者、以別於縕之爲(wèi)新緜及舊絮也。許則謂纊爲(wèi)絲絮。不分新故。謂縕爲(wèi)麻紼。與鄭絕異。從糸。廣聲??嘀r切。十部。春秋傳曰。皆如挾纊。春秋宣十二年左傳文。

(絖)纊或從光。

  • 纊的詞語
  • 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