鵟

拼音 kuáng 注音ㄎㄨㄤˊ
部首鳥(niǎo)部 總筆畫(huà)18畫(huà)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QTGO 統(tǒng)一碼9D5F
筆順ノフノ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
名稱撇、彎鉤、撇、橫、橫、豎、橫、撇、豎、橫折、橫、橫、橫、橫折鉤、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kuáng(ㄎㄨㄤˊ)

⒈ ?鳥(niǎo),形似老鷹,尾不分叉,全身褐色,尾部稍淡,兩翅下各有一白色橫斑。常飛翔高空或棲止在高樹(shù)梢。吃鼠類,為農(nóng)田益鳥(niǎo)。俗稱“土豹”。

異體字

  • ?
  • ?

※ 鵟的意思、基本解釋,鵟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鵟【亥集中】【鳥(niǎo)部】 康熙筆畫(huà):18畫(huà),部外筆畫(huà):7畫(huà)

《廣韻》巨王切《集韻》渠王切,?音狂?!稄V韻》鵟,鴟屬。《玉篇》鳥(niǎo)有冠。本作狂。《爾雅·釋鳥(niǎo)》狂,夢(mèng)鳥(niǎo)?!豆]》狂鳥(niǎo),五色有冠。

《爾雅·釋鳥(niǎo)》狂,茅鴟?!豆]》茅鴟,一名狂。

  • 鵟的詞語(yǔ)
  • 鵟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