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葭字的解釋
葭

拼音 jiā 注音ㄐ一ㄚ
部首艸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ANHC 五行 統(tǒng)一碼846D
筆順一丨丨フ一丨一一フ一フ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i?。è幸花冢?/span>

⒈ ?初生的蘆葦:葭蘆。葭莩(①蘆葦中的薄膜;②喻關(guān)系疏遠(yuǎn)的親戚,如“葭葭之親”)。

⒉ ?古同“笳”,一種樂器。

異體字

  • ?

造字法

形聲:上形下聲

English

bulrush, reed; flute, whistle


※ 葭的意思、基本解釋,葭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jiā

〈名〉

(1) 初生的蘆葦 [young shoot of a reed]

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稘h書·中山靖王傳》

沙洲葭葦。——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葭草(初生的蘆葦);葭蓬(蘆葦與蓬草);葭灰(葦膜燒得的灰。常用來標(biāo)志、預(yù)測節(jié)氣);葭莩(原為蘆葦里的白色薄膜,后常來指代:友誼;交情;親戚;親眷)

(3) 通“笳”。樂器名 [Hu Jia-a reed instrument]

發(fā)引和,校鳴葭?!段倪x·張衡·西京賦》

(4) 另見 xiá

基本詞義

xiá

〈名〉

(1) 通“葭”。荷葉 [lotus leaf]

荷,芙渠,其莖茄,其葉葭。——《爾雅》

(2) 另見 jiā

康熙字典

葭【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古牙切,音嘉。《說文》葦之未秀者?!稄V韻》蘆也?!稜栄拧め尣荨份纾A?!对]》卽今蘆也?!对姟ふ倌稀繁俗抡咻?。

葭莩,見莩字註。

笛也?!吨x靈運(yùn)詩》鳴葭戾朱宮?!对]》鳴笛引路也。

水名。《漢書註》葭水在廣平南和。

通茄?!段?img src="/d/file/spz/28556.png" alt="?" class="wh16" />註》杜摯《葭賦》。葭今作茄。

《集韻》何加切,音遐。芙渠葉。本作蕸,或省。

《唐韻古音》讀姑?!端抉R相如·子虛賦》藏莨蒹葭,東蘠彫胡。

《毛詩古音攷》音蓑。《張衡·西京賦》齊栧女,縱棹歌。發(fā)引和,校鳴葭。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葭【卷一】【艸部】

葦之未秀者。從艸叚聲。古牙切

說文解字注

(葭)葦之未秀者。從艸。叚聲。古牙切。古音在五部?;N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