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旣字的解釋
旣

拼音 注音ㄐ一ˋ
部首旡部 總筆畫11畫 結構左右
五筆RXAQ 統(tǒng)一碼65E3
筆順ノ丨フ一一ノフ一フノフ
名稱撇、豎、橫折、橫、橫、撇、豎彎鉤、橫、豎折/豎彎、撇、豎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ì(ㄐ一ˋ)

⒈ ?同“既”。

異體字

English

already; de facto; since; then


※ 旣的意思、基本解釋,旣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旣【卯集下】【無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居豙切《集韻》《韻會》居氣切,?音曁?!墩f文》小食也。從皀?聲,論語曰:不使勝食旣?!鸢唇瘛墩撜Z》作氣。

《玉篇》已也。《易·小畜》旣雨旣處?!对姟ふ倌稀芬鄶娭梗鄶M止。

《博雅》盡也?!兑住麧琛窋?,皆盡之稱?!稌に吹洹窋隆!蹲髠鳌せ冈辍啡沼惺持當?/p>

《博雅》旣,失也。

與漑同。《史記·五帝紀》帝嚳旣執(zhí)中而徧天下。《註》徐廣曰:古旣字作水旁。

《集韻》幾利切,音冀。義同。

許旣切,音欷。餼或作旣。饋客芻米也?!抖Y·中庸》旣廩稱事?!对]》旣讀爲?zhàn)q。餼廩,稍食也。《正字通》俗旣字。旣字中匕作丨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旣【卷五】【皀部】

小食也。從皀旡聲?!墩撜Z》曰:“不使勝食旣?!本游辞?/p>

說文解字注

(旣)小食也。此與口部嘰音義皆同。玉藻、少儀作禨。假借字也。引伸之義爲盡也已也。如春秋日有食之旣。周本紀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旣不祀。正與小食相反。此如亂訓治、徂訓存。旣者、終也。終則有始。小食則必盡。盡則復生。從皀。旡聲。居未切。十五部。論語曰。不使勝食旣。鄉(xiāng)黨篇文。此引經(jīng)說假借也。論語以旣爲氣。如商書以?爲好、詩以夃爲姑之類。今論語作氣。氣氣古今字。作氣、葢魯論也。許偁、葢古文論語也?;蛟?。謂不使肉勝於食。但小小食之。說固可通。然古人之文。云不使勝則巳足。不必贅此字。

  • 旣的詞語
  • 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