鰉
部首魚部 總筆畫17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QGRG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9CC7
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ノ丨フ一一一一丨一
名稱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豎、橫、提、撇、豎、橫折、橫、橫、橫、橫、豎、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鰉(鰉)
⒈ ?〔鰉魚〕形狀像鱘魚,體形為長紡錘狀,長可達五米,生活在海洋中,夏季在江河中產(chǎn)卵。肉可食,鰾和脊索可制膠。亦稱“鱘鰉魚”。
⒉ ?(鰉)
異體字
- 鰉
- 鱑
造字法
形聲:從魚,皇聲
English
sturgeon
※ 鰉的意思、基本解釋,鰉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鰉
鰉
〈名〉
鱘鰉魚 [Huso dauricus]。屬于鱘科的一種魚,產(chǎn)于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等處,體長約四米。本屬其他各種產(chǎn)于歐、亞一些大河流中,形狀像鱘魚,古名“鳣”。體形為長紡錘狀,唇突出,背面色在茶褐與黃灰之間,腹面灰黃,有斜方形硬鱗,尾鰭不正,頭有軟骨,叫鱘骨,生活在近海。如:鰉糟(糟漬的鰉魚);鰉冰(鰉魚的軟骨)
康熙字典
鰉【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9畫
《集韻》胡光切,音黃。與鱑同。魚名?!墩滞ā拂g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