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淮
〈名〉
(1) (形聲。從水,隹(
)聲。本義:水名。也稱淮河) 同本義 [the Huaihe River]淮,淮水也?!墩f文》。 朱駿聲曰:“出今 河南南陽府桐柏縣桐柏山,經(jīng) 安微至 江蘇清河縣合于 河,經(jīng) 安東縣至 云梯關(guān)入海?!?/p>
江淮河濟為四瀆?!稜栄拧?/p>
其浸淮泗?!吨芏Y·職方式》
淮左名都?!?宋· 姜夔《揚州慢》
(2) 又如:淮洪(淮河與洪河,一說淮河中的洪水。也比喻善言健談);淮軍(李鴻章在安徽一帶組織的軍隊);淮南耆陽(淮河以南的年高而有聲望的人)
詞性變化
◎ 淮
〈形〉?
大 [torrential]
淮雨。——《尚書大傳》。注:“大雨之名也?!?/p>
康熙字典
淮【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戸乖切《集韻》《韻會》乎乖切,音懷。水名。《說文》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讹L俗通·山澤篇》淮,均也。均其務(wù)也。《春秋·說題辭》淮者,均其勢也?!夺屆坊?,圍也。圍繞揚州分界,東至於海也?!吨芏Y·夏官·職方氏》靑州,其川淮泗?!稌び碡暋穼Щ醋酝┌?。
又水出漢中?!肚皾h·地理志》漢中郡房陵縣淮山,淮水所出。
又淮安,郡名?!稄V輿記》秦屬九江郡,曰淮隂。漢曰臨淮,晉曰山陽,隋唐曰楚州,宋曰淮安。
又《韻補》葉胡隈切,音回。《左傳·昭十二年》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爲諸侯師。一說淮讀爲濰葉韻。
又葉虛欺切,音熙?!额佈又姟废o爵雉化,何用充江淮。去國還故里,迷門樹蓬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淮【卷十一】【水部】
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從水隹聲。戶乖切
說文解字注
(淮)淮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南陽郡平氏、二志同。今河南南陽府桐柏縣縣西北四十里有故平氏城。前志平氏下曰。禹貢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此觥V粱戳耆牒?。過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水經(jīng)曰?;此?、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柏山。東過江夏、廬江、九江、不邳諸郡。至廣陵淮浦縣入於海。按桐柏大復、以四字爲山名。漢志、說文、風俗通、酈注皆云桐柏大復山。應(yīng)劭注地理志云。復陽縣在桐柏大復山之陽是也。後世地志析爲二山。乃非是。禹貢祇云桐柏、省言之也。古經(jīng)史所舉之山皆舉其全勢。後人乃以一支一節(jié)當之。若水經(jīng)所謂胎簪、亦卽桐柏耳。作水經(jīng)者別爲二。亦非也。今淮水出河南桐柏縣桐柏山。東流經(jīng)羅山縣、眞陽縣、息縣、固始縣、光州。又入江南畍。經(jīng)潁州府、霍邱縣、潁上縣、壽州、懷遠縣、鳳陽府、臨淮縣、五河縣、盱眙縣、泗州。至淸河縣合於河。經(jīng)山陽縣、阜寧縣、安東縣。至雲(yún)梯關(guān)入於海。古水道河於冀州入海。不與淮同入海?;粗潘澜裎从挟悺;醋云绞现寥牒?、大致東北行。東多北少。許云東南、南字誤。從水。隹聲。戶乖切。十五部。按禹貢濰水、漢書作維水。其作淮者、誤。
- 淮的詞語 組詞
- 淮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