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琀
〈名〉
(1) 古代塞在死者嘴里的珠玉 [jade piece put in the mouth of the dead upon burial]
琀,送死口中玉也?!墩f文》
玉貝曰琀?!盾髯印ご舐浴?/p>
(2) 字本作“含”
含者何?口實(shí)也?!豆騻鳌の墓迥辍?/p>
康熙字典
琀【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韻會(huì)》《正韻》胡紺切,音憾?!墩f文》賵賻琀襚,皆贈(zèng)喪之物。珠玉曰琀。
又或作含。《周禮·春官·典瑞》共含玉。《註》含玉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
又通作唅?!稌x書·皇甫謐傳》唅之物。
又《集韻》胡南切,音含。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琀【卷一】【玉部】
送死口中玉也。從玉從含,含亦聲。胡紺切
說文解字注
(琀)送死口中玉也。典瑞曰。大喪共飯玉、含玉。注。飯玉、碎玉以雜米也。含玉、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雜記曰。含者執(zhí)璧將命。則是璧形而小耳。穀梁傳曰。貝玉曰含。按琀、士用貝。見士喪禮。諸矦用璧。見雜記。天子用玉。從王含。含亦聲。胡紺切。古音在七部。經(jīng)傳多用含?;蜃鲉i。
- 琀的詞語
- 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