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垢
〈名〉
(1) (形聲。從土,后聲。本義:污穢,塵土一類的臟東西)
(2) 同本義 [dirt;filth]
垢,濁也?!墩f文》
茫然彷徨乎塵垢之外?!肚f子·大宗師》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俄n非子·大體》
爬羅剔塊,刮垢磨光?!n愈《進(jìn)學(xué)解》
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妒酚洝でZ生列傳》
(3) 又如:積垢;塵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4) 恥辱,因不名譽(yù)而產(chǎn)生的羞恥感 [shame]
受天下之垢?!肚f子·讓王》
國君含垢。——《左傳·宣公十五年》
(5) 沉積的水垢,尤指燒水器皿(如鍋爐)內(nèi)部的 [scale]。如:鍋垢;水垢
(6) 蒙受屈辱或貶抑的實(shí)例 [disgrace;humiliation]。如:忍辱含垢;垢辱;垢恥(恥辱);垢誤(蒙恥受害)
(7) 邪惡,邪惡的人或事 [evil]。如:藏垢納污
詞性變化
◎ 垢
〈形〉
(1) 污穢不潔 [dirty;filthy]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巍?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2) 又如:蓬頭垢面;垢氛(污濁的氣氛);垢塵;垢俗(塵俗);垢染(污染);垢玩(污濁混亂,玩忽荒怠)
(3) 通“詬”。恥辱 [disgrace;shame]
維彼不順,征以中垢?!对姟ご笱拧どH帷?/p>
人皆取先,己獨(dú)取后,曰受天下之垢?!肚f子·天下》
(4) 又如:含垢(忍受恥辱);忍垢(忍受恥辱)
康熙字典
垢【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古厚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舉后切,音茍。塵滓也。《左傳·宣十五年》國君含垢,天之道也。《韓非子·大體篇》不洗垢,而察難知。《莊子·大宗師》仿偟乎塵垢之外。
又國名。《華嚴(yán)經(jīng)》國名無垢,琉璃爲(wèi)地。
又《集韻》丘切,音宼。解垢,詭曲之辭。
又居六切,音匊。中不淨(jìng)也?!对姟ご笱拧肪S彼不順,征以中垢。
又葉公戸切,讀若古?!冻o·哀時(shí)命》務(wù)光自投于深淵兮,不獲世之塵垢。孰魁崔之可久兮,願(yuàn)退身而窮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垢【卷十三】【土部】
濁也。從土后聲。古厚切
說文解字注
(垢)濁也。濁、水部曰水名也。而濁穢字用之。從土。后聲。古厚切。四部。
- 垢的詞語 組詞
- 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