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挌
〈動(dòng)〉
(1) 擊;格斗 [strike;grapple]
挌,擊也。——《說文》。段玉裁注:“凡今用“格斗”字皆當(dāng)作此”。
手挌猛獸?!度龂尽?/p>
(2) 又如:挌斗(格斗;搏斗)
(3) 止 [stop]
挌,止也。——《玉篇》
康熙字典
挌【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古伯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各額切,音格?!墩f文》擊也。
又鬭也,止也?!段褐尽と纬峭鮽鳌肥謷毭瞳F。
又《玉篇》舉也。
又《唐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音落。亦擊也?;蜃鲾^。
又《集韻》《韻會(huì)》曷各切,音鶴。拫挌,牽引也?!都崱坊蜃?img src="/d/file/spz/22f1b.png" alt="?" class="wh16" />?!俄崟?huì)》《正韻》通作格?!虬础墩f文》古覈切,取音微別。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挌【卷十二】【手部】
擊也。從手各聲。古覈切
說文解字注
(挌)擊也。凡今用格鬥字當(dāng)作此。後漢陳寵傳。獄者急於篣挌酷烈之痛。注引此說文。周禮注曰。若今時(shí)無故入人室宅廬舍、上人車船、牽引人欲犯法者。其時(shí)格殺之。無罪。公羊定四年注曰。挾弓者、懷格意也。莊卅一年注。古者方伯征伐不道。諸矦交格而戰(zhàn)者。誅絕其國。此等格字皆當(dāng)從手。從手。各聲。古覈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