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槁
槀
〈形〉
(1) (形聲。從木,高聲。本義:草木枯干)
(2) 同本義 [withered]
槀,木枯也。——《說文》
離為科上槁?!兑住ふf卦傳》
形固可使如槁木?!肚f子·齊物論》
雖有槁暴?!盾髯印駥W(xué)》
草木搖落,時(shí)槁悴兮?!冻o·九嘆·遠(yuǎn)逝》
則苗槁矣?!睹献印ち夯萃跎稀?/p>
及以燕趙起而攻之,若振槁然?!盾髯印ね醢浴?/p>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睹献印す珜O丑上》
舉若振槁?!妒酚洝ざY書》。索隱:“干葉也?!?/p>
(3) 又如:槁干(枯干。引申為貧窮);槁腐(枯朽);槁敗(干枯衰敗);槁落(枯落);敗槁布地;槁籜(干枯的筍殼);槁枲(干枯的麻稈)
(4) 羸瘦;憔悴 [dry]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記·屈原列傳》
槁項(xiàng)黃馘者,商之所短也?!肚f子·列御寇》
(5) 又如:槁面(憔悴衰老的面容);槁頸(羸瘦的樣子);槁悴(枯萎;憔悴);槁瘠(枯瘦)
詞性變化
◎ 槁
〈動(dòng)〉
(1) 死亡 [die]
文山負(fù)其馬,立槁,至今馬冢尚在。——明· 高攀龍《三時(shí)記》
(2) 又如:槁死(枯死;困死);槁喪(滅亡)
(3) 通“考”(
)。擊 [hit;strike;beat]颎如槁石火?!嗽馈逗雨柨h詩》
(4) 通“犒”(
)。以酒肉等飲食慰勞 [express regards to]◎ 槁
〈名〉
通“篙”(
)。撐船的竿 [punt-pole]槁工楫師,選 自閩禺?!笏肌秴嵌假x》
康熙字典
槁【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正字通》同槀。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槀【卷六】【木部】
木枯也。從木高聲。苦浩切
說文解字注
(槀)木枯也??輼?、禾稾字古皆高在上。今字高在右。非也。凡潤其枯槀曰槀。如慰其勞苦曰勞。以膏潤物曰膏。尚書槀飫。周禮槀?cè)?。小行人若國師役則令槀禬之。義皆如是。鄭司農(nóng)以漢字通之。於槀?cè)嗽弧傋x爲(wèi)犒師之犒。主?食者、故謂之犒。於小行人曰。槀當(dāng)爲(wèi)犒。謂犒師也。葢漢時(shí)盛行犒字。故大鄭以今字易古字。此漢人釋經(jīng)之法也。左傳、國語皆有犒字。左傳服注曰。以師枯槀。故饋之飲食。韋注國語曰。犒、勞也。計(jì)左、國皆本作槀。今本作犒者。亦漢人所改。如牛人。軍事共其犒牛。此必後鄭從大鄭所易也。小行人經(jīng)文從大鄭易爲(wèi)犒、而注之曰。故書犒作槀。今本則譌舛難讀矣。何注公羊曰、牛酒曰犒。高注淮南曰。酒肉曰餉。牛羊曰犒。漢?彰長碑又作勞?。許不錄犒?字者。許以槀爲(wèi)正字。不取俗字也。從木。高聲??嗪魄小6?。鄭箋詩讀橋爲(wèi)槀。
- 槁的詞語 組詞
- 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