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柑
〈名〉
(形聲。從木,甘聲。本義:木名,柑樹,果實(shí)也稱柑) 同本義 [mandarin orange]。一種小的有刺柑橘屬喬木(Citrus reticulata),復(fù)葉,葉翼小。春末夏初開白色花,單生或叢生。果扁圓形,紅色或橙黃色,中心柱大,味酸甜不一。種子多為多胚性。性較耐寒。用嫁接、壓條、實(shí)生等法繁殖。果供生食或加工,果皮、核、葉供藥用。亦指柑樹的果實(shí)。如:柑酒(以柑子為原料釀的酒)
康熙字典
柑【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沽三切,音甘。果名?!赌戏讲菽緺睢烽賹伲涛陡拭捞禺愓咭??!短茣な掅詡鳌非G州進(jìn)黃柑?!俄n彥直·橘錄》柑別種有八,而乳柑推第一。
又通甘?!端抉R相如·上林賦》黃甘橙楱。
又《集韻》《韻會(huì)》同鉗。以木銜馬口也?!豆騻鳌ば哪辍犯恬R而秣之?!肚皾h·五行志》畏
柑口。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甘【卷五】【甘部】
美也。從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屬皆從甘。古三切
說文解字注
(甘)美也。羊部曰。美、甘也。甘爲(wèi)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從口含一。一、道也。食物不一。而道則一。所謂味道之腴也。古三切。古音在七部。凡甘之屬皆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