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丐字的解釋
丐

拼音 gài 注音ㄍㄞˋ
部首一部 總筆畫4畫 結(jié)構(gòu)單一
五筆GHNV 五行 統(tǒng)一碼4E10
筆順一丨一フ
名稱橫、豎、橫、豎折折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gài(ㄍㄞˋ)

⒈ ?乞求。

⒉ ?討飯的人:乞丐。

⒊ ?給與、施與:“沾丐后人多矣”。

異體字

  • ?
  • ?
  • ?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beggar; beg; give


※ 丐的意思、基本解釋,丐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匃、匄 gài

〈動〉

(1) 乞求,乞討 [beg]

求愿曰匃?!锻ㄋ孜摹?/p>

匃,求也。——《廣雅》

不強丐?!蹲髠鳌ふ压辍?/p>

毋或匄奪?!蹲髠鳌ふ压辍?/p>

丐沐沐我?!妒酚洝ね馄菔兰摇?/p>

丐,乞也?!蹲謪R》

不抽屋,不強丐。——《左傳·昭公六年》

(2) 又如:丐飯;丐物;丐食;丐計(乞求計策);丐施(乞求布施);丐貸(乞貸);丐養(yǎng)(給人收養(yǎng)為義子)

(3) 求,請求 [ask for]

鄒君 海濱,以所輯黃花岡烈士事略丐序于予?!?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丐命(乞命。請求饒命);丐祠(請求奉祠);丐退(請求辭職);丐留(請求留任);丐貸(請求借貸)

(5) 給予;施舍,把財物給與人 [give]

盡取善繪,匄諸宮人?!稘h書·廣川惠王越傳》。注:“遺之也?!?/p>

我匄若。——《漢書·西域傳》。馬注:“與也。”

又出庫錢一千萬,以丐貧民遭旱不能供稅者?!n愈《太原王公墓志銘》

沾丐后人多矣?!缎绿茣?杜甫傳>贊》

(6) 免除,寬免 [remit]

詔以州鎮(zhèn)十一水旱,丐其田租,開倉振恤。——《北史》

詞性變化

gài

〈名〉

(1) 乞丐,以乞討為生的人 [beggar]

于戲,丐者,言語如斯,可編為丐論?!Y(jié)《丐論》

(2) 又如:老丐;丐頭;丐人;丐夫;丐者;丐棍(以乞討為業(yè)的無賴);丐首(丐頭);丐幫(有組織的乞丐團伙)

康熙字典

丐【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畫:4畫,部外筆畫:3畫

《廣韻》古太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太切,?音蓋。乞也,取也。

與也。

《集韻》居曷切,音葛。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匃【卷十二】【亾部】

氣也。逯安說:亡人爲(wèi)匄。古代切文五重一

說文解字注

(匃)氣也。氣者、雲(yún)氣也。用其聲叚借爲(wèi)氣求、氣與字。俗以氣求爲(wèi)入聲。以氣與爲(wèi)去聲。匄訓(xùn)氣、亦分二義二音。西域傳。氣匄亡所得。此氣求之義也。當(dāng)去聲。又曰。我匄若馬。此氣與之義也。當(dāng)入聲。要皆強爲(wèi)分別耳。左傳。公子棄疾不強匄。又子產(chǎn)曰。世有盟誓。母或匄奪。皆言氣求也。通俗文曰。求願曰匄。則是求之曰氣匄。因而與之亦曰氣匄也。今人以物與人曰給。其實當(dāng)用匄字。廣韻古達切。其字俗作丐。與丏不同。廣韻曰。二字同。非是。亡人爲(wèi)匄。逯安說。此稱逯安說、以說字形會意。逯安亦通人之一也。從亡人者、人有所無必求諸人。故字從亡、從人。古代切。按廣韻古太切。亦古達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