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葍
〈名〉
草名。一種多年生的蔓草。又名“小旋花”、“面根藤兒” [a kind of a grass]。田野間到處都有,地下莖可蒸食,有甘味
言采迫葍?!对姟ば⊙拧の倚衅湟啊?/p>
康熙字典
葍【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墩f文》?也。《詩·小雅》言采其葍?!秱鳌啡?,惡菜也?!稜栄拧め尣荨啡?,??!对]》大葉白華,根如指,正白,可啖。
又《爾雅·釋草》葍,藑茅?!对]》葍花有赤者爲(wèi)藑。
又《博雅》烏麮,葍也。
又《唐韻古音》方墨切,引《詩》葉求爾新特韻。
又去聲,音富。
又《集韻》或作、蕧。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葍【卷一】【艸部】
?也。從艸畐聲。方六切
說文解字注
(葍)?也。見釋艸。郭云。大葉白華。根如指。正白。可啖。按邶風(fēng)箋云。葑菲。二菜、蔓菁與葍之類也。皆上下可食。此根可啖之證也。郭又云。葍?nèi)A有赤者爲(wèi)藑。藑、葍一種耳。亦猶蔆苕華黃白異名。陸機(jī)云。葍有兩種。一種莖葉細(xì)而香。一種莖赤有臭氣。按毛公云葍惡菜。殆因有臭氣與。從艸。畐聲。方六切。古音在一部。
- 葍的詞語
- 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