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邍字的解釋
邍

拼音 yuán 注音ㄩㄢˊ
部首辶部 總筆畫19畫 結(jié)構(gòu)左下包圍
五筆TLVP 統(tǒng)一碼908D
筆順ノフ丶丨フ一丨一フ一一丨丶一ノ丶丶フ丶
名稱撇、橫撇/橫鉤、捺、豎、橫折、橫、豎、橫、橫折、橫、橫、豎鉤、點(diǎn)、提、撇、點(diǎn)、點(diǎn)、橫折折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yuán(ㄩㄢˊ)

⒈ ?古同“原”,平原:“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墳衍邍隰之名?!?/p>

異體字

  • ?
  • ?

※ 邍的意思、基本解釋,邍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邍【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6畫

《唐韻》《集韻》愚袁切《等韻》宜袁切,?音元。《說文》廣平之野,人所登也?!吨芏Y·夏官》邍師掌四方之地名?!对]》邍,地之廣平者。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邍【卷二】【辵部】

高平之野,人所登。從辵備錄。闕。愚袁切〖注〗今原字。

說文解字注

(邍)高平曰邍。此依韻會。各本作高平之野。非也。大司徒。山林川澤丘陵墳衍邍隰。鄭云。下平曰衍。高平曰原。下溼曰隰。釋地。廣平曰原。高平曰陸。此及鄭注皆以高平釋原者、謂大野廣平偁原。高而廣平亦偁原。下文所謂可食者曰原也。凡陸?陵阿皆高地。其可種穀給食之處皆曰原。是之謂高平曰原也。序官邍師注云邍、地之廣平者。與大司徒注不同者、單言原則爲(wèi)廣平。墳衍原隰並言則衍爲(wèi)廣平、原爲(wèi)高平也。邍字後人以水泉本之原代之。惟見周禮。人所登。從辵備彔。闕。此八字疑有脫誤。當(dāng)作從辵、從略省、從彔、人所登也、故從辵十四字。今本淺人所亂耳。人所登、蒙高解從辵之意也。略者、土地可經(jīng)略也。彔者、土地如刻木彔彔然。西都賦溝塍刻鏤是也。葢從三字會意。愚袁切。十四部。

  • 邍的詞語 組詞
  • 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