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瞂字的解釋
瞂

拼音 注音ㄈㄚˊ
部首目部 總筆畫14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統(tǒng)一碼7782
筆順ノノ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フ丶丶
名稱撇、撇、橫、豎、豎、橫折、橫、橫、橫、橫、撇、橫撇/橫鉤、捺、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fá(ㄈㄚˊ)

⒈ ?盾牌。

異體字

  • ?
  • ?
  • ?
  • ?

※ 瞂的意思、基本解釋,瞂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瞂【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扶發(fā)切,音伐?!墩f文》盾也?!稉P子·方言》自關(guān)而東謂之干,或謂之瞂。關(guān)西謂之盾。《汲冢周書》請令以鮫瞂利劒爲(wèi)獻。《張衡·西京賦》植鎩懸瞂,用戒不虞。

通作伐?!对姟で仫L(fēng)》蒙伐有苑?!对]》伐,中干也。盾之別名?!队衿芬对姟纷鞑X?!墩f文》從盾犮聲。俗作〈盾叐〉,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瞂【卷四】【盾部】

盾也。從盾犮聲。扶發(fā)切

說文解字注

(瞂)盾也。秦風(fēng)。蒙伐有苑。毛曰。伐、中干也。周禮司兵。掌五盾。鄭曰。五盾、干櫓之屬。其名未盡聞也。按木部及韋昭曰。大楯曰櫓。則中干次之。盾之大小略見於釋名。毛云中干、析言之。方言及許統(tǒng)言之。方言曰。盾、自關(guān)而東謂之??;蛑^之干。關(guān)西謂之盾。作?者、或體也。作伐者、假借字。蘇秦傳作?。從盾。犮聲。扶發(fā)切。十五部。

  • 瞂的詞語 組詞
  • 瞂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