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d/file/zi/zidian21361.png)
鵝
部首鳥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TRNG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9E45
筆順ノ一丨一フノ丶ノフ丶フ一
名稱撇、橫、豎鉤、提、斜鉤、撇、點、撇、橫折鉤、點、豎折折鉤、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鵝(鵝)
⒈ ?家禽,比鴨子大,頸長,喙扁闊,尾短,體白色或灰色,額部有肉質(zhì)突起,雄的突起較大,頸長,腳大有蹼,善游水:白鵝。鵝毛。鵝卵石。鵝毛大雪。
異體字
- 鵝
- 鵞
- ?
- ?
漢英互譯
goose、goosey、goosie
造字法
形聲:從鳥、我聲
English
goose
※ 鵝的意思、基本解釋,鵝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鵝
鵝、鵞
〈名〉
(1) (形聲。從鳥,我聲。本義:家禽名。頭大,喙扁闊,頸長,尾短。羽毛為白色或黑色)
(2) 同本義。鴨科中一明確亞科的鳥 [goose],親緣關(guān)系是在天鵝和鴨之間,額部有橙黃色或黑褐色肉質(zhì)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長,身體通常較鴨大,頸也較鴨長。
(3) 如:
(4) 鵝驕(形容像鵝一般高傲);
(5) 鵝頂椅(靠背高的椅子);
(6) 鵝眼(古代錢幣名稱。魏時所錆);
(7) 鵝頭(訛頭。訛詐,敲竹杠);
(8) 鵝項懶凳(狹長的矮凳);
(9) 鵝梨角兒(形容像鵝梨一樣的發(fā)髻);
(10) 鵝掌鴨信(鵝趾掌,鴨舌頭??勺雒?
康熙字典
鵝【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7畫
〔古文〕?《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峩?!墩f文》鴚鵝也。長脰善鳴,峩首似傲,故曰鵝?!钝拧幅Z頸如瘤,今鵝江東呼鴚。李時珍曰:鵝綠眼黃喙紅掌,善
,夜鳴應更。禽經(jīng)曰:腳近臎者能步,鵝騖是也。鵝見異類差翅鳴,一名家雁。一名舒雁。一名鵱鷜。
又《爾雅·釋鳥》舒雁,鵝?!独钛苍弧芬霸谎?,家曰鵝?!侗静菰]》又有野鵝,大於雁,似人家蒼鵝,謂之鴐鵝。
又《禽經(jīng)》鵝鳴則蜮沉,養(yǎng)之圍林,則蛇遠去。
又《嶺南異物志》蠻人聚鵝腹毳毛爲衣被。
又《洞冥記》日出銜翅而舞,名喜白鵝。
又陣名。《左傳·昭二十一年》鄭翩願爲鸛,其御願爲鵝。
又人名。榮駕鵝,魯大夫成伯。
又草名。黑鵝。《管子·地員篇》其種陵稻黑鵝馬夫。
又鵝抱,亦草名。見《本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四】【鳥部】
鴚鵝也。從鳥我聲。五何切
說文解字注
(?)鴚?也。從鳥。我聲。五何切。十七部。
- 鵝的詞語 組詞
- 鵝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