踲

拼音 dùn 注音ㄉㄨㄣˋ
部首足部 總筆畫16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KHRH 統(tǒng)一碼8E32
筆順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ノ一丨丨フ一一一
名稱豎、橫折、橫、豎、橫、豎、提、撇、撇、橫、豎、豎、橫折、橫、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dùn(ㄉㄨㄣˋ)

⒈ ?古同“遁”。

異體字


※ 踲的意思、基本解釋,踲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踲【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9畫

《集韻》杜本切,音盾。與遯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遁【卷二】【辵部】

遷也。一曰逃也。從辵盾聲。徒困切〖注〗?、?、?,古文遁。

說文解字注

(遁)遷也。此字古音同循。遷延之意。凡逡遁字如此。今之逡巡也。儀禮鄭注用逡遁十有一。一曰逃也。此別一義。以遁同遯。葢淺人所增。從辵。盾聲。徒困切。十三部。

  • 踲的詞語
  • 踲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