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遹](/d/file/zi/zidian2198.png)
遹
部首辶部 總筆畫15畫 結(jié)構(gòu)左下包圍
統(tǒng)一碼9079
筆順フ丶フ丨ノ丨フノ丶丨フ一丶フ丶
名稱橫撇/橫鉤、點(diǎn)、橫撇/橫鉤、豎鉤、撇、豎、橫折鉤、撇、點(diǎn)、豎、橫折、橫、點(diǎn)、橫折折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遹
⒈ ?僻,邪僻:“回遹其德?!?/p>
⒉ ?遵循:“祗遹文祖,光昭舊勛?!?/p>
⒊ ?助詞,用于句首,無實(shí)義:“遹求厥寧,遹觀厥成?!?/p>
⒋ ?姓。
異體字
English
comply with, obey; shun, avoid
※ 遹的意思、基本解釋,遹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遹
〈動(dòng)〉
(1) 邪僻 [avoid]
遹,回避也?!墩f文》
謀猶回遹?!对姟ば⊙拧ばF》
回遹其德,俾民大棘?!对姟ご笱拧ひ帧?/p>
(2) 遵循 [follow]
今[治]民將在祗遹乃文考?!稌た嫡a》
(3) 另見
康熙字典
遹【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huì)》《正韻》以律切,音聿。《玉篇》循也,述也?!墩崱纷褚?。《書·康誥》祇遹乃文考。《註》紹述也。
又發(fā)語辭?!对姟ご笱拧愤y駿有聲。
又姓。《正字通》宋開寶中有遹復(fù),以太常博士判秦州。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shù)。邪也。《詩·小雅》謀猶回遹。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遹【卷二】【辵部】
回避也。從辵矞聲。余律切
說文解字注
(遹)回辟也。依韻會(huì)作辟。小雅。謀猶回遹。毛曰。回邪、遹辟也。按辟僻古今字。大雅兩言回遹。箋皆云?;匦?。韓詩遹作穴?;蜃鳑?。或作鴥。皆叚借字也。遹古多假爲(wèi)述字。釋言云。遹、述也。言叚借也。釋詁云。遹遵率循。釋訓(xùn)云。不遹、不蹟也。皆謂遹卽述字也。言轉(zhuǎn)注也。不遹者、今邶風(fēng)之報(bào)我不述也。從辵。矞聲。余律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