阺

拼音 注音ㄉ一ˇ
部首阝部 總筆畫7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BQAY 統(tǒng)一碼963A
筆順フ丨ノフ一フ丶
名稱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撇、豎提、橫、斜鉤、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dǐ(ㄉ一ˇ)

⒈ ?斜坡;土坡。

⒉ ?山崖突出的部分:“頹岸傾阺?!?/p>

異體字

  • ?
  • ?

※ 阺的意思、基本解釋,阺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阺【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丁禮切《集韻》《韻會(huì)》典禮切,?音邸?!墩f文》秦謂陵阪曰阺?!夺釢h·?恂傳》復(fù)助嚻拒隴阺?!都崱吠?。

《揚(yáng)雄·解嘲》嚮若阺隤?!对]》師古曰:阺,丁禮切。巴蜀人名。山旁堆欲墮落曰阺。應(yīng)劭以爲(wèi)天水隴阺,失之矣?!鸢凑f文引入氏字註,集韻仍之,?非。

《玉篇》直梨切《集韻》?尼切,?音池?!队衿妨暌?,阪也,理也,下也。

《集韻》丁計(jì)切,音帝。阪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阺【卷十四】【?部】

秦謂陵阪曰阺。從?氐聲。丁禮切

說文解字注

(阺)秦謂陵阪曰阺。大?曰陵。坡曰阪。秦人方言皆曰阺也。漢書楊雄解嘲曰。響若坁隤。應(yīng)劭云。天水有大坂。名曰隴坁。其山堆旁箸?落作聲。聞數(shù)百里。故曰坁隤。按仲遠(yuǎn)誤也。依說文則巴蜀名山岸脅之旁箸欲落?者曰氏。氏?聞數(shù)百里。秦謂陵阪曰阺。其字則氏與阺不同。其語言則秦與巴蜀不同。且氏主謂石。故?聲聞遠(yuǎn)。阺主謂土。陵阪皆土阜也。氏或譌作坁。韋昭音若是理之是。不誤。阺字或作坻。音丁兮丁禮二反。高唐賦。臨大阺之稸水。是其正字也。自仲遠(yuǎn)合而一之。古音十六十五部之別亦淆矣。凡氏聲在十六部。凡氐聲在十五部。從?。氐聲。丁禮切。十五部。

  • 阺的詞語
  • 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