菙

拼音 chuí 注音ㄔㄨㄟˊ
部首艸部 總筆畫11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ATGF 五行 統(tǒng)一碼83D9
筆順一丨丨ノ一丨一丨丨一一
名稱橫、豎、豎、撇、橫、豎、橫、豎、豎、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chuí(ㄔㄨㄟˊ)

⒈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古代用其荊條占卜。

異體字

  • ?

※ 菙?shù)囊馑?、基本解釋,菙是什么意思?b>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chuí

〈名〉

木名。荊屬 [chaste tree;vitex]。古人占卜時(shí)用以燒炙龜殼。如:菙氏(古官名。掌灼龜之木,用于占卜)

康熙字典

菙【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時(shí)髓切,音捶。木名,荊也。《周禮·春官·菙氏註》燋焌用荊菙之類。《疏》掌共燋契也?!俄崟?huì)》有捶氏共菙以灼龜。

  • 菙?shù)脑~語(yǔ) 組詞
  • 菙?shù)某烧Z(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