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

拼音 chí 注音ㄔˊ 繁體
部首辶部 總筆畫(huà)7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下包圍
五筆NYPI 五行 統(tǒng)一碼8FDF
筆順フ一ノ丶丶フ丶
名稱(chēng)橫折、橫、撇、點(diǎn)、點(diǎn)、橫折折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遲(遲)chí(ㄔˊ)

⒈ ?慢,緩:遲緩。遲笨。遲鈍。遲疑。遲重(zhòng )。遲滯。

⒉ ?晚:遲到。遲暮,遲早。推遲。延遲。

⒊ ?姓。

異體字

  • 赿
  • ?
  • ?
  • ?

漢英互譯

late、slow、tardy

相關(guān)字詞

早、速

造字法

形聲:從辶、尺聲

English

late, tardy; slow; delay


※ 遲的意思、基本解釋?zhuān)t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chí

〈形〉

(1) (形聲。本義:慢慢走)

(2) 同本義。泛指慢 [walk slowly;slow]

遲,徐行也?!墩f(shuō)文》

遲,緩也?!稄V雅》

廢徹不遲?!对?shī)·小雅·楚茨》

行道遲遲?!对?shī)·邶風(fēng)·谷風(fēng)》

遲歸有待?!兑住w妹》

陵遲故也?!盾髯印ゅ蹲?/p>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队衽_(tái)新詠·古詩(shī)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遲徐(緩慢);遲滯(緩慢阻滯)

(4) 遲鈍;反應(yīng)慢,不靈敏 [slow;obtuse]

料事同而遲速不同。——魏源《默觚下》

周少言重遲?!稘h書(shū)·杜周傳》。注:“謂性非敏速也。”

(5) 遲疑;猶豫 [hesitate to]

尋聲暗問(wèn)彈者誰(shuí),琵琶聲停欲語(yǔ)遲?!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晚 [late]

遲,晚也。——《廣雅》

湯降不遲?!对?shī)·商頌·長(zhǎng)發(fā)》

(7) 又如:他來(lái)遲了;遲疾(太晚,耽擱太久)

(8) 早 [early]。如:遲旦(黎明,清晨);遲明(黎明,清晨)

(9) 長(zhǎng)久 [long]

昭假遲遲?!对?shī)·商頌·長(zhǎng)發(fā)》

(10) 又如:遲久(長(zhǎng)久)

康熙字典

遲【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畫(huà):18畫(huà),部外筆畫(huà):11畫(huà)

〔古文〕邌《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huì)》?尼切《正韻》?知切,?音墀?!墩f(shuō)文》徐行也。《廣韻》久也,緩也。《詩(shī)·衞風(fēng)》行道遲遲?!抖Y·玉藻》君子之容舒遲。

《孔子閒居》無(wú)體之禮,威儀遲遲?!对]》緩而不迫也。

委遲,迴遠(yuǎn)貌?!对?shī)·小雅》周道倭遲。

《韻會(huì)》棲遲,息也?!对?shī)·?風(fēng)》可以棲遲。

姓?!稌?shū)·盤(pán)庚》遲任有言?!对]》古賢人。

尉遲,複姓。

《廣韻》《韻會(huì)》直利切《集韻》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稚?!稄V韻》待也?!夺釢h·章帝紀(jì)》朕思遲直士,側(cè)席異聞。

《趙壹傳》實(shí)望昭其懸遲?!对]》懸心遲仰之。

遲明卽黎明?!肚皾h·高帝紀(jì)》遲明,圍宛城三匝。《註》遲,未也。天未明之頃也?!缎o靑傳》遲明行二百餘里?!对]》遲,待也。待天欲明也。

《正韻》欲速而以彼爲(wèi)緩曰遲,使彼徐行以待亦曰遲?!盾髯印ば奚砥愤t彼止而待我。

乃也。《史記·春申君傳》遲令韓、魏歸帝重于齊?!对]》遲,猶値。値,猶乃也?!俄崟?huì)》遅遟??同。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遲【卷二】【辵部】

徐行也。從辵犀聲?!对?shī)》曰:“行道遲遲?!?img src="/d/file/spz/28488.png" alt="?" class="wh16" />,遲或從?。遟,籒文遲從屖。直尼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遲)徐行也。今人謂稽延爲(wèi)遲。平聲。謂待之爲(wèi)遲。去聲。從辵。犀聲。直尼切。十五部。詩(shī)曰。行道遲遲。邶風(fēng)文。毛曰。遲遲、舒行皃。

?)遲或從?。按此字疑後人因楊雄傳而增也。甘泉賦曰。靈遟?兮。說(shuō)者皆云上音棲、下音遲。?卽遲字也。然文選作迉迡、與漢書(shū)異。玉篇、汗?亦皆作迡。集韻引尙書(shū)迡任。又未必眞壁中古文也。

(遟)籒文遲。從屖。兼會(huì)意形聲也。五經(jīng)文字曰。今從籒文。謂唐人經(jīng)典用遟不用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