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裎字的解釋
裎

拼音 chéng chěng 注音ㄔㄥˊ ㄔㄥˇ
部首衤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PUKG 五行 統(tǒng)一碼88CE
筆順丶フ丨ノ丶丨フ一一一丨一
名稱點(diǎn)、橫撇/橫鉤、豎、撇、點(diǎn)、豎、橫折、橫、橫、橫、豎、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chéng(ㄔㄥˊ)

⒈ ?脫衣露體。

⒉ ?古代系玉佩的帶子。

其他字義

chěng(ㄔㄥˇ)

⒈ ?古代一種對(duì)襟單衣。

造字法

形聲:從衤、呈聲

English

to take off the clothes and expose the body. to carry in the girdle


※ 裎的意思、基本解釋,裎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chéng

〈名〉

(1) 裸體,沒有穿衣服或脫去衣服的情狀 [nude]

裎,但也。從衣,呈聲。——《說文》

裎,袒也?!稄V雅》

裎,裸也?!逗鬂h書·馬融傳》注

雖袒裼裸裎于我側(cè)。——《孟子》

秦人捐甲徒裎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戰(zhàn)國策》

(2) 系玉佩的帶子 [ribbon]

佩紟謂之裎?!斗窖浴贰9弊ⅲ骸八韵涤衽鍘б?。”

(3) 另見 chěng

基本詞義

chěng

〈名〉

(1) 古代的一種對(duì)襟單衣 [jacket]

(2) 另見 chéng

康熙字典

裎【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直貞切《集韻》《韻會(huì)》馳貞切,?音呈?!额惼焚酪??!睹献印冯m袒裼裸裎於我側(cè)。《焦氏·易林》裸裎逐狐,爲(wèi)人所笑。

《玉篇》衣?lián)P也。

《博雅》佩紟謂之裎?!稄V韻》裎,佩帶也。

《揚(yáng)子·方言》襌衣無袌者,謂之裎衣。

《集韻》丑郢切,音逞。深衣也。

丈井切,音徎。直正切,音鄭。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裎【卷八】【衣部】

袒也。從衣呈聲。丑郢切

說文解字注

(裎)但也。但各本作袒。今正。裎之言呈也、逞也。孟子。袒裼裸裎。亦作程。土喪禮注。倮程。從衣。呈聲。丑郢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