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操字的解釋
操

拼音 cāo 注音ㄘㄠ
部首扌部 總筆畫16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RKKS 五行 統(tǒng)一碼64CD
筆順一丨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丨ノ丶
名稱橫、豎鉤、提、豎、橫折、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橫、豎、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cāo(ㄘㄠ)

⒈ ?拿,抓在手里:操刀。操觚(手持木簡,指寫詩作文)。操管(執(zhí)筆,指寫作)。操刀必割(喻不失時機(jī),要當(dāng)機(jī)立斷)。

⒉ ?控制、掌握:操舟。操縱。

⒊ ?從事:操心。操辦。操作。操持。操勞。操之過急。

⒋ ?體力的鍛煉,軍事的訓(xùn)練:操練。操場。操演。上操。

⒌ ?用某種語言或方言講話:他操一口閩南音。

⒍ ?行為,品行:操行。操守。

⒎ ?姓。

異體字

  • ?
  • ?
  • ?
  • ?

漢英互譯

grasp、hold、speak、operate

造字法

形聲:從扌、喿聲

English

conduct, run, control, manage


※ 操的意思、基本解釋,操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cāo

〈動〉

(1) (形聲。從手,( sào)聲。本義:拿著,握在手里)

(2) 同本義 [grasp;hold]

操,把持也?!墩f文》

操右契?!抖Y記·曲禮》

不學(xué)操縵?!抖Y記·學(xué)記》

蓋以操之為巳蹙矣?!豆騻鳌でf公三十年》

操蛇之神聞之。——《列子·湯問》

大王來何操?——《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3) 又如:可操左券;同室操戈(兄弟相殘或內(nèi)部紛爭);操刀(持刀;執(zhí)刀)

(4) 引申為掌握 [control;operate]

操殺生之柄?!俄n非子·定法》

(5) 又如:操券(有把握成功);操總(掌握要領(lǐng))

(6) 用某種語言或方言說話 [speak]。如:操廣東話;操日語

(7) 駕駛 [steer]。如:操舟(駕駛船舶);操船

(8) 從事 [take up]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yè),久不售?!读凝S志異·促織》

(9) 又如:操職(任事);操切從事(做事急躁)

(10) 做[事],行動 [act;do;be engaged in]。如:操辦

(11) 操練 [drill]

操千曲而后曉聲?!段男牡颀垺ぶ簟?/p>

(12) 又如:出操(出去操練)

(13) 彈奏 [play]

(孔明)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度龂萘x》

(14) 又如:操琴;操鼓;操弦(彈奏)

詞性變化

cāo

〈名〉

(1) 品行;德行 [conduct]

夫何執(zhí)操之不固?!冻o·謬諫》。注:“志也?!?/p>

雖賈人,有賢操?!稘h書·張湯傳》

(2) 又如:操尚(品行志節(jié));操學(xué)(操行與學(xué)問)

康熙字典

操【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七刀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刀切,?草平聲?!墩f文》把持也?!抖Y·曲禮》謀於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左傳·襄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前漢·貢禹傳》勇猛能操切百姓者。《註》操,持也。切,刻也。

姓。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jīng),江西浮梁人。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肚皾h·張湯傳》湯客田甲有賢操?!对]》所執(zhí)持之志行也?!夺釢h·趙熹傳》熹少有節(jié)操。

風(fēng)調(diào)曰操?!赌鲜贰ぴ觽鳌窚[整有風(fēng)操。

琴曲也。《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对]》《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zāi)害,不失其操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操【卷十二】【手部】

把持也。從手喿聲。七刀切

說文解字注

(操)把持也。把者、握也。操重讀之曰節(jié)操、曰琴操。皆去聲。從手。喿聲。七刀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