穇

拼音 cǎn shān cēn 注音ㄘㄢˇ ㄕㄢ ㄘㄣ
部首禾部 總筆畫16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TCCE 五行 統(tǒng)一碼7A47
筆順ノ一丨ノ丶フ丶フ丶フ丶ノ丶ノノノ
名稱撇、橫、豎、撇、點(diǎn)、撇折、點(diǎn)、撇折、點(diǎn)、撇折、點(diǎn)、撇、捺、撇、撇、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cǎn(ㄘㄢˇ)

⒈ ?〔穇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有很多分枝,葉子狹長(zhǎng),子實(shí)可以吃,亦可以做飼料。

其他字義

shān(ㄕㄢ)

⒈ ?〔稴穇〕穗不實(shí)。

其他字義

cēn(ㄘㄣ)

⒈ ?禾長(zhǎng)的樣子。

異體字

  • ?
  • ?
  • ?
  • ?

English

deccan grass, a barnyard grass


※ 穇的意思、基本解釋,穇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cǎn

康熙字典

穇【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所銜切《集韻》師銜切,?音衫。稴穇,穗不實(shí)。見齊民要術(shù)。

《正字通》穇子生水田下濕地,山東河南五月種苗如茭黍,八九月抽莖,有三稜,結(jié)穗如粟,分?jǐn)?shù)岐,內(nèi)細(xì)子如黍粒,赤色。稃最薄,擣米爲(wèi)麫,味澀。一名龍爪粟,俗呼鴨爪?。見周憲王救荒本草。

《五音集韻》楚簪切,音嵾。字書曰:禾長(zhǎng)貌。與?同。

  • 穇的詞語(yǔ) 組詞
  • 穇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