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箔字的解釋
箔

拼音 注音ㄅㄛˊ
部首竹部 總筆畫14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TIRF 五行 統(tǒng)一碼7B94
筆順ノ一丶ノ一丶丶丶一ノ丨フ一一
名稱撇、橫、點(diǎn)、撇、橫、點(diǎn)、點(diǎn)、點(diǎn)、提、撇、豎、橫折、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bó(ㄅㄛˊ)

⒈ ?用葦子、秫秸等做成的簾子:葦箔。席箔。

⒉ ?養(yǎng)蠶的器具,多用竹制成,像篩子或席子。亦稱“蠶簾”。

⒊ ?金屬薄片:金箔。銅箔。

⒋ ?敷上金屬薄片或粉末的紙,祭祀時(shí)當(dāng)作陰間紙錢燒化:錫箔。

異體字

  • 簿

漢英互譯

foil、screen

造字法

形聲:從竹、泊聲

English

reed screen; frame for growing silkworms


※ 箔的意思、基本解釋,箔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名〉

(1) (形聲。從竹,泊聲。本義:竹簾子)

(2) 同本義 [screen made of bamboo]

門不施箔?!缎绿茣けR懷慎傳》

(3) 又如:葦箔;箔幛(用秫秸制成的簾子);箔經(jīng)繩(編簾子的繩)

(4) 養(yǎng)蠶的器具,多用竹制成 [bamboo tray for silkworms]

蠶欲老,箔頭做繭絲皓皓。——王建《簇蠶詞》

(5) 又如:蠶箔;箔頭(養(yǎng)蠶用的竹席);箔籠(養(yǎng)蠶用的竹篩子和放桑葉用的籠子)

(6) 金屬制成的薄片 [foil]。如:金箔;銀箔

康熙字典

箔【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傍各切《韻會(huì)》白各切,?音薄。簾也。通作薄、簿。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薄【卷一】【艸部】

林薄也。一曰蠶薄。從艸溥聲。旁各切

說文解字注

(薄)林薄也。吳都賦。傾藪薄。劉注曰。薄、不入之叢也。按林木相迫不可入曰薄。引伸凡相迫皆曰薄。如外薄四海、日月薄蝕皆是。傍各補(bǔ)各二切同也。相迫則無閒可入。凡物之單薄不厚者亦無閒可入。故引伸爲(wèi)厚薄之薄。曹憲云。必當(dāng)作?。非也。一曰蠶薄。月令。季春、具曲植?匡。注。時(shí)所以養(yǎng)蠶器也。曲、薄也。植、槌也。方言云。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蛑^之麴。自關(guān)而西謂之薄。周勃傳。勃以織薄曲爲(wèi)生。從艸。溥聲。?各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