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

拼音 注音ㄅㄛˊ
部首氵部 總筆畫(huà)12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行 統(tǒng)一碼6E24
筆順丶丶一一丨丶フフ丨一フノ
名稱(chēng)點(diǎn)、點(diǎn)、提、橫、豎、點(diǎn)、橫撇/橫鉤、橫撇/橫鉤、豎鉤、提、橫折鉤、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bó(ㄅㄛˊ)

⒈ ?〔渤?!吃谥袊?guó)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海。

異體字

  • ?

造字法

形聲:從氵、勃聲

English

swelling; the Gulf of Hopei (Hebei)


※ 渤的意思、基本解釋?zhuān)呈鞘裁匆馑加?b>查信息在線(xiàn)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形〉

(1) 水涌的樣子 [surging]

鯨歸穴兮渤溢,鰲載山兮低昂?! 队芯啤?/p>

(2) 又如:渤溢(水涌起的樣子);渤蕩(漲潮)

詞性變化

〈名〉

(1) 渤海 [Bohai Sea]。又叫渤解;《史記》作“渤懈”。中國(guó)的內(nèi)海,在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之間。東以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至山東半島北岸登州角間的渤海海峽同黃海相通。如:渤海桑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2) 古州名 [Bo prefecture]。遼置。約在今長(zhǎng)春市附近

康熙字典

渤【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huà):13畫(huà),部外筆畫(huà):9畫(huà)

《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蒲沒(méi)切,音孛。渤澥海別支名?!端抉R相如·子虛賦》浮渤澥。亦作勃?!妒酚洝じ咦姹炯o(jì)》北有勃海之利?!端麟[》勃,旁跌也。旁跌出者,橫在濟(jì)北,故齊都賦云:海旁出爲(wèi)勃,名曰勃海郡。

滃渤,霧出貌。《郭璞·江賦》氣滃渤以霧杳。

漰渤,水聲。《郭璞·江賦》鼓?窟以漰渤?!都崱坊驈牟鞑?。通作浡。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勃【卷十三】【力部】

排也。從力孛聲。薄沒(méi)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勃)排也。排者、擠也。今俗語(yǔ)謂以力旋轉(zhuǎn)曰勃。當(dāng)用此字。論語(yǔ)。色孛如也。許所引乃本字本義。謂?孛、盛氣也。今論叚借勃字。殊失其恉。從力。孛聲。蒲?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