鄨
部首邑部 總筆畫18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統(tǒng)一碼9128
筆順丶ノ丨フ丨ノ丶ノ一ノ丶丨フ一フ丨一フ
名稱點、撇、豎、橫折、豎、撇、點、撇、橫、撇、捺、豎、橫折、橫、橫折、豎、橫、豎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鄨
⒈ ?古縣名,在今中國貴州省遵義市西。
⒉ ?古河名。
統(tǒng)一碼
鄨字UNICODE編碼U+9128,10進(jìn)制: 37160,UTF-32: 00009128,UTF-8: E9 84 A8。
鄨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鄨的意思、基本解釋,鄨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鄨【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集韻》《韻會》必袂切,音蔽?!队衿窢櫊槪h名。
又水名?!肚皾h·地理志》犍爲(wèi)郡符縣溫水南至鄨。
又《後漢·郡國志註》不狼山,鄨水所出。
又《集韻》必列切,音鼈。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鄨【卷六】【邑部】
?牱縣。從邑敝聲,讀若鷩雉之鷩。必袂切
說文解字注
(鄨)羘柯縣。二志同。前志曰。不狼山、鄨水所出。東入沅。過郡二。行七百三十里。按犍爲(wèi)郡、武帝建元六年開。牂柯郡、武帝元鼎六年開。則?字、鄨字必其時所製。今貴州遵義府府城西有鄨縣故城是也。方輿紀(jì)要曰。雲(yún)南陸涼州州北有廢鄨縣。非是。從邑。敝聲。讀若鷩雉之鷩。必袂切。十五部。師古曰不列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