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濞字的解釋
濞

拼音 bì pì 注音ㄅ一ˋ ㄆ一ˋ
部首氵部 總筆畫17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ITHJ 五行 統(tǒng)一碼6FDE
筆順丶丶一ノ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一ノ丨
名稱點、點、提、撇、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折、橫、豎、橫、橫、撇、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bì(ㄅ一ˋ)

⒈ ?〔漾濞〕見“漾”。

其他字義

pì(ㄆ一ˋ)

⒈ ?〔滂濞〕見“滂”。

異體字

  • ?
  • ?

造字法

形聲:從氵、鼻聲


※ 濞的意思、基本解釋,濞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漾濞縣,中國云南省的一個縣

康熙字典

濞【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集韻》《韻會》?匹備切,音淠。《說文》水暴至聲?!蹲笏肌嵌假x》濞焉洶洶。

滂濞,水聲?!端抉R相如·上林賦》滂濞沆漑。

彭濞,蘊積貌?!痘茨献印m眞訓(xùn)》譬若周雲(yún)之蘢蓯,遼巢彭濞而爲雨。

懿濞,深邃貌?!锻跹訅邸旍`光殿賦》屑黶翳以懿濞。

《集韻》平祕切,音贔。

《廣韻》《韻會》匹詣切《集韻》匹計切,?音媲。義?同。

水名?!锻ǖ洹吠罗形鞫?,東南流入西洱河,合流而東,號曰漾濞水。《六書故》濞,與淠通?!都崱峰?,通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濞【卷十一】【水部】

水暴至聲。從水鼻聲。匹備切

說文解字注

(濞)水暴至聲。上林賦。滂濞沆漑。司馬彪曰。滂濞、水聲也。洞蕭賦。澎濞慷慨。一何壯士。高唐賦。濞洶洶其無聲。按滂濞雙聲。澎與滂同。從水。鼻聲。匹備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