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吡字的解釋
吡

拼音 pǐ bǐ 注音ㄆ一ˇ ㄅ一ˇ
部首口部 總筆畫7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KXXN 五行 統(tǒng)一碼5421
筆順丨フ一一フノフ
名稱豎、橫折、橫、橫、豎提、撇、豎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pǐ(ㄆ一ˇ)

⒈ ?詆毀,斥責:“而吡其所不為也”。

其他字義

bǐ(ㄅ一ˇ)

⒈ ?古通“比”,比較。

⒉ ?詆毀。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口、比聲

English

blame


※ 吡的意思、基本解釋,吡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動}

(1) 詆毀 [slander]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肚f子·列御寇》

(2) 比較。通“比” [compare]

異類不吡,說在量?!赌印?。高亨校詮:吡讀為比,較也

詞性變化

(1) ——用于有機化學的外語音譯字

吡啶

(2) 另見

基本詞義

〈動〉

詆毀;斥責 [slander]

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為者也。——《莊子》

康熙字典

吡【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昆必切《集韻》簿必切,?音苾?!队衿辐Q吡吡。《類篇》鳥聲。《廣韻》亦作咇。

《廣韻》匹婢切《集韻》普弭切,?音仳?!稄V韻》訾也?!肚f子·列禦?》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爲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