倴

拼音 bèn 注音ㄅㄣˋ
部首亻部 總筆畫10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WDFA 五行 統(tǒng)一碼5034
筆順ノ丨一ノ丶一丨一ノ丨
名稱撇、豎、橫、撇、捺、橫、豎、橫、撇、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bèn(ㄅㄣˋ)

⒈ ?〔倴城〕地名,中國(guó)河北省灤南縣的舊稱。

⒉ ?古同“笨”。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亻:奔聲


※ 倴的意思、基本解釋,倴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bèn

康熙字典

倴【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字彙補(bǔ)》博昆切,音奔。那顏倴盞,元將名。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奔【卷十】【夭部】

走也。從夭,賁省聲。與走同意,俱從夭。博昆切文四

說(shuō)文解字注

(奔)?也。?者、趨也。釋宮曰。室中謂之時(shí)。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此析言之耳。渾言之則奔走趨不別也。引申之、凡赴急曰奔。凡出亡曰奔。其字古或叚賁、或叚本。毛詩(shī)予曰有本走、陸德明本如是。從夭?;苈暋4笮熳髻S省聲。非。此十三部十五部合音。博昆切。十三部。與?同意。俱從夭。此說(shuō)從夭之意。?者屈其足。故從夭止。?之從夭意同也。凡行疾則屈腳疾。

  • 倴的詞語(yǔ) 組詞
  • 倴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