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螯
〈名〉
(1) (形聲。從蟲,敖聲。本義:節(jié)肢動物的螯夾)
(2) 節(jié)足動物的第一對腳。足端兩歧,開合如鉗,可取食并作防衛(wèi)之用 [chelae]
蟹六跪而二螯?!盾髯印駥W(xué)》
(3) 又如:螯膠(百足蟹所煮成的膠)
(4) 蟹,螃蟹 [crab]。如:螯蟹(螃蟹)
康熙字典
螯【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五勞切《韻會》牛刀切,音遨?!队衿奋囼!侗静荨菲錃I?,璀粲如玉,斑點如花,海人以火炙之,則殻開,取肉食之。《梁元帝·謝車螯啓》車螯,味高食部,名陳物志。
又蟹螯?!俄崟反笞?,在首上如鉞者?!洞蟠鞫Y》蟹二螯八足,非蛇蛆之穴,無所寄託者,用心躁也?!稌x書·畢卓傳》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通作敖。《荀子·勸學(xué)篇》蟹六跪二敖。《說文》本作?!俄崟坊蜃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