獓

拼音 áo 注音ㄠˊ
部首犭部 總筆畫(huà)13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QTGT 統(tǒng)一碼7353
筆順ノフノ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
名稱(chēng)撇、彎鉤、撇、橫、橫、豎、橫、橫折鉤、撇、撇、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áo(ㄠˊ)

⒈ ?〔獓?〕古代傳說(shuō)中的一種吃人的兇獸,似大狗。

⒉ ?古同“獒”。

異體字

  • ?

※ 獓的意思、基本解釋?zhuān)囀鞘裁匆馑加?b>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獓【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畫(huà):15畫(huà),部外筆畫(huà):11畫(huà)

《集韻》《類(lèi)篇》?牛刀切,音敖。獓?。詳?字註。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獓【卷十】【犬部】

犬如人心可使者。從犬敖聲?!洞呵飩鳌吩唬骸肮辗蜷帷!蔽謇吻?/p>

說(shuō)文解字注

(獒)犬知人心可使者。知一作如。公羊傳曰。靈公有周狗謂之獒。何注。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者。按周狗爾雅注及博物志或譌作害狗。不可爲(wèi)據(jù)也。釋嘼曰。犬高四尺曰獒。從犬。敖聲。五牢切。二部。春秋傳曰。公嗾夫獒。宣六年左傳文。

  • 獓的詞語(yǔ)
  • 獓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