凒

拼音 ái 注音ㄞˊ
部首冫部 總筆畫(huà)12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UMGU 統(tǒng)一碼51D2
筆順丶一丨フ丨一丨フ一丶ノ一
名稱點(diǎn)、提、豎、豎折/豎彎、豎、橫、豎、橫折、橫、點(diǎn)、撇、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ái(ㄞˊ)

⒈ ?古同“皚”。

異體字


※ 凒的意思、基本解釋,凒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凒【子集下】【冫部】 康熙筆畫(huà):12畫(huà),部外筆畫(huà):10畫(huà)

《集韻》《韻會(huì)》?魚(yú)衣切,音沂?!恫┭拧穬┮??!冻o·九思》霜雪兮凗凒。

《韻會(huì)》或作皚溰。

《集韻》吾回切,音敳。義同。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皚【卷七】【白部】

霜雪之白也。從白豈聲。五來(lái)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皚)霜雪之白也。辭賦家多用皚皚字。從白。豈聲。五來(lái)切。古音在十五部。

  • 凒的詞語(yǔ) 組詞
  • 凒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