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罃字的解釋
罃

拼音 yīng 注音一ㄥ
部首缶部 總筆畫16畫 結構上下
統(tǒng)一碼7F43
筆順丶ノノ丶丶ノノ丶丶フノ一一丨フ丨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yīng(一ㄥ)

⒈ ?古代盛燈油的壺。

⒉ ?古同“罌”。

異體字

  • ?

English

long necked jar or bottle


※ 罃?shù)囊馑?、基本解釋,罃是什么意思?b>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yīng

〈名〉

同“罌” [small-mouthed jar]

罃,備長頸瓶也?!墩f文》

康熙字典

罃【未集中】【缶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音罌?!墩f文》備火長頸瓶也?!段褰?jīng)文字》與甖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罃【卷五】【缶部】

備火,長頸缾也。從缶,熒省聲。烏莖切

說文解字注

(罃)備火長頸缾也。左傳襄九年。宋災。具綆缶。備水器。杜曰。缶、汲器也。水器、盆?之屬也。是謂汲水貯水之分。師古注五行志則謂缶卽盎也。水器者、罃甕之屬。引許氏說文解字。罃、備火、今之長頸甁也。按各本無今之二字。備火長頸缾者、備火之汲罋。則長其頸以多盛水。且免傾覆也。其說左傳者、杜爲長。從缶。熒省聲。烏莖切。十一部。按近人謂罌罃一字。依許則劃然二物二字也。罌大罃小。用各不同。方言、廣雅說雖不與許同。而罌罃亦畫爲二。今本廣雅甔?之下奪一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