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d/file/zi/zidian4238.png)
薰
部首艸部 總筆畫17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ATGO 五行木 統(tǒng)一碼85B0
筆順一丨丨ノ一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
名稱橫、豎、豎、撇、橫、豎、橫折、點(diǎn)、撇、橫、豎、橫、橫、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薰
⒈ ?同“熏”。
⒉ ?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氣:薰蕕不同器(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一個(gè)器物里,喻好和壞不能共存。亦稱“薰蕕異器”)。
異體字
- 蘍
- 薫
造字法
形聲:從艸、熏聲
English
a medicinal herb; to cauterize
※ 薰的意思、基本解釋,薰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薰
〈名〉
(1) (形聲。從艸,熏聲。本義:蕙草)
(2) 香草名。即“蕙草”,又名“零陵香” [holy basil]
薰,香草也?!墩f文》
薰草,蕙草也?!稄V雅》。按,即今零陵香。
葉曰薰,根曰薰是也?!峨x騷》王逸注
一薰一蕕?!蹲髠鳌べ夜哪辍?/p>
浮山有草焉,名曰薰。麻葉而方莖,赤華而黑實(shí),臭如蘼蕪,佩之可以已癘。——《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腐鼠在壇,燒薰于宮?!痘茨献印ふf林》
(3) 又如:薰蕕(薰和蕕。一種香草和一種臭草;比喻美丑、善惡或君子、小人等);薰燧(焚燒香草以取香);薰草(即蕙草。俗名佩蘭)
(4) 香氣、香味 [aroma;fragrance of flowers]
陌上草薰——江淹《別賦》。注:“香氣也。”
(5) 又如:薰薰(酒器彌漫的樣子)
詞性變化
◎ 薰
〈動(dòng)〉
(1) 以氣味或煙氣烤制物品。通“熏” [treat meat,fish,etc. with smoke]
薰以香,自燒,此用其根也?!稘h書·龔勝傳》
(2) 又如:薰魚;薰雞;薰服(香熏的衣服。指妓女或妓樂。古代妓女用香薰其服,故名);薰沐(薰香和沐浴。表示虔敬)
(3) 感化。潛移默化地受影響 [exert]。如:薰染(感化,薰陶習(xí)染);薰修(佛家語。指修行。因用得修身,好比用香薰衣服,故名)
(4) 燒灼,熏炙 [burn]
燎薰?fàn)t兮炳明燭。——謝惠連《雪賦》。注:“火煙上出也?!?/p>
薰胥以刑?!稘h書·敘傳》。注:“謂相薰蒸?!?/p>
(5) 又如:薰戒(焚香齋戒);薰灼(用煙、火熏烤);薰心(心受熏灼。常形容愁苦)
(6) 用香物涂身 [burn joss sticks and take a bath]。如:薰沐(以香料涂身而沐浴。表示恭敬潔凈)
◎ 薰
〈形〉
(1) 和暖,溫和 [mild]
蕙風(fēng)如薰。——左思《魏都賦》。注:“風(fēng)至之貌也?!?/p>
(2) 又如:薰風(fēng)(柔和的風(fēng)。指夏季的南風(fēng));薰薰(和煦的樣子)
(3) 溫和的樣子 [warm]
薰然慈仁?!肚f子·天下》。釋義:“溫和貌?!?/p>
(4) 又如:薰然(溫和的樣子;和順的樣子)
康熙字典
薰【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許云切,音勲?!墩f文》香草也?!侗静菰]》古人祓除,以此草薰之,故謂之薰。《山海經(jīng)》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巳厲?!蹲髠鳌べ宜哪辍芬晦挂皇~?!肚皾h·兩龔傳》薰以香自燒。
又《南方草木狀》薰陸香出大秦。
又灼也?!兑住挢浴穮栟剐??!稜栄拧め層?xùn)》爞爞炎炎,薰也?!对]》皆旱熱薰炙人。
又與獯通?!妒酚洝ぶ鼙炯o(jì)》薰育戎狄攻之。
又與勳通?!稘h·夏承碑》策薰著于王室。
又《韻補(bǔ)》音萱。《黃庭經(jīng)》沐浴盛潔棄肥薰,入室東向誦玉篇。
又許運(yùn)切,音訓(xùn)。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薰【卷一】【艸部】
香艸也。從艸熏聲。許云切
說文解字注
(薰)香艸也。左傳曰。一薰一蕕。蜀都賦劉注曰。葉曰蕙。根曰薰。張捐注上林賦曰。蕙、薰艸也。陳藏器曰。薰卽是零陵香也。郭注西山經(jīng)曰。蕙、蘭屬也。非薰葉。從艸。薰聲。許云切。十三部。
- 薰的詞語 組詞
- 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