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熊字的解釋
熊

拼音 xióng 注音ㄒㄩㄥˊ
部首灬部 總筆畫14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CEXO 五行 統(tǒng)一碼718A
筆順フ丶丨フ一一ノフノフ丶丶丶丶
名稱撇折、點、豎、橫折鉤、橫、橫、撇、豎彎鉤、撇、豎彎鉤、點、點、點、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xióng(ㄒㄩㄥˊ)

⒈ ?哺乳動物,體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腳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樹,種類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貴食品)。熊膽(熊的膽,可入藥)。熊包(喻無能的人,廢物)。

⒉ ?方言,指斥責(zé):挨了一頓熊。

⒊ ?姓。

異體字

  • ?
  • ?
  • ?
  • ?
  • ?

漢英互譯

bear

造字法

形聲:從灬、能聲

English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 熊的意思、基本解釋,熊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xióng

〈名〉

(1) (形聲。從能,炎省聲。能,“熊”。本義:動物名)

(2) 屬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種大型笨重的哺乳動物 [bear]

熊獸似豕,山居各蟄?!墩f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羆如熊,黃白文。——《爾雅》

黃能入于寢門?!秶Z·晉語》。字誤能,按,羆即熊類之大而猛者,能拔樹木,今俗謂之人熊。

(3) 有長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腳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實和昆蟲,雖然通常笨拙遲鈍,也能在短距離內(nèi)迅速行動,尤其是在崎嶇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樣的人;特指在粗暴無禮、笨拙粗野、呆滯強壯方面。如:熊羆(熊和羆。指猛獸;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羆之兆(指生兒子的兆頭);熊足(熊蹯、熊掌。熊的腳掌。一種珍貴的食品);熊席(熊皮坐席)

(4) 古代以熊皮為飾的箭靶 [target decorated with bear-fur]

有熊侯?!秲x禮·鄉(xiāng)射禮》

(5) 又如:熊侯(飾以熊皮的箭靶)

(6) 古州名 [Xiong prefecture]

熊、 谷二州在度內(nèi),不取,敦鄰好也?!缎绿茣?/p>

(7) 姓

詞性變化

xióng

〈形〉

(1) 通“雄”。雄性 [male]

及贊戎律,熊武斯裁?!侗笔贰ぱ蜢韨鳌?/p>

(2) 軟弱,無能 [weak;incompetent;incapable]。如:熊包;人熊被人欺,馬熊被人騎

xióng

〈動〉

斥罵 [rebuke]。如: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頓

康熙字典

熊【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0畫

〔古文〕?《集韻》《韻會》?胡弓切,音雄?!墩f文》熊獸似豕,山居冬蟄,從能炎省。《爾雅·釋獸》熊,虎醜?!妒琛丰h類也?!稌び碡暋沸芰`狐貍織皮。《詩·小雅》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赤熊?!稜栄拧め尗F》魋如小熊。《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俗呼爲(wèi)赤熊。

《史記·天官書》熊熊靑色有光?!渡胶=?jīng)》槐江之山,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氣??。

山名?!稌び碡暋沸芏夥酵┌亍!妒酚洝S帝紀》南至于江登熊湘?!对]》二山名。熊卽熊耳山。

《封禪書》南伐至于召陵,登熊山。

《山海經(jīng)》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恆出神人,夏啓而冬閉。

西熊,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又人名?!稌に吹洹芬姘莼鬃層谥旎⑿芰`。

《史記·五帝紀》黃帝爲(wèi)有熊。《韻會》有熊,國名。黃帝所都。

《廣韻》亦姓。《左傳》賢者熊宜僚。

複姓?!蹲髠鳌烦蠓蛐苈是冶?。

《集韻》矣?切。義同。《唐韻正》熊音羽陵反。春秋宣八年,葬我小君敬嬴。公羊穀梁傳?作頃熊。頃音近敬,熊音近嬴。正義不得其解,乃云:一人有兩號。非矣。左傳昭七年,正義曰:張叔皮論云:賔爵下革,田鼠上騰,牛哀虎變,鯀化爲(wèi)熊,久血爲(wèi)燐,積灰生蠅王劭曰:古人讀熊于陵反。張叔用舊音也。熊當(dāng)改入蒸韻。

《集韻》囊來切。同能?!蹲髠鳌ふ哑吣辍窌x侯夢黃能入于寢門?!夺屛摹沸芤嘧髂?。如字,一音奴來反。三足鼈也。詳肉部能字註?!都崱坊蜃?img src="/d/file/spz/24817.png" alt="?" class="wh16" />能?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熊【卷十】【熊部】

獸似豕。山居,冬蟄。從能,炎省聲。凡熊之屬皆從熊。羽弓切

說文解字注

(熊)熊獸、佀豕。山凥。俗作居。冬蟄。見夏小正。從能。炎省聲。按炎省聲則當(dāng)在古音八部。今音羽弓切。雒誥火始燄燄、漢書作庸庸?;茨蠒鴸|北曰炎風(fēng)、一作融風(fēng)。皆古音之證。左傳正義曰。張叔反論云。賓爵下革。田鼠上騰。牛哀虎變。鯀化爲(wèi)熊。久血爲(wèi)燐。積灰生蠅。或疑熊當(dāng)爲(wèi)能。王劭曰。古人讀雄與熊皆于陵反。張叔用舊音。傅玄潛通賦與終韻。用新音也。玉裁謂。熊不妨古反于陵。要之反論必是能字。春秋左氏敬嬴、公穀作頃熊。葢炎熊嬴三字雙聲。凡熊之屬皆從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