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蛀字的解釋
蛀

拼音 zhù 注音ㄓㄨˋ
部首蟲部 總筆畫11畫 結構左右
五筆JYGG 統(tǒng)一碼86C0
筆順丨フ一丨一丶丶一一丨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ù(ㄓㄨˋ)

⒈ ?〔蛀蟲〕a.指能咬樹干、衣服、書籍和糧食等的小蟲,如天牛、衣魚、米象;b.喻侵犯國家、公眾利益的壞人。

⒉ ?被蟲子咬壞:書本被蟲蛀了。蛀蝕。

異體字

  • ?
  • ?

漢英互譯

eat by moth、moth

造字法

形聲:從蟲、主聲

English

insects that eat books, clothes


※ 蛀的意思、基本解釋,蛀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zhù

〈名〉

(1) (形聲。從蟲,主聲。本義:蛀蟲)

(2) 同本義 [moth]

蠹侵嘉樹,蛀耗米珠?!鳌?顧大韶《又后虱賦》

(3) 又如:蛀食(謂蛀蟲咬吃);蛀心蟲(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玉米螟等幼蟲的統(tǒng)稱);蛀書蠹(蛀蝕書卷的蠹魚。借指只知啃書本讀書的人);蛀書蟲(蛀書蠹)

(4) 用同“疰”[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如:蛀夏(人至夏季,精神倦怠,胃納不佳,稱蛀夏);蛀船(不適應乘船);蛀轎(不適應乘轎)

詞性變化

zhù

〈動〉

(1) 蠹蝕;被蛀蟲咬壞 [bore (by borer or any wood-boring insect)]

木犀蛀者,用芝麻帶殼懸樹上。——宋· 蘇軾《格物粗談》

(2) 又如:蛀孔(蟲蛀咬后留下的孔洞);蛀蝕(因被蟲蛀而受損傷。常比喻傷害);蛀牙(齲齒的俗稱);蛀齒(即齲齒。齒質受腐蝕的病)

康熙字典

蛀【申集中】【蟲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之戍切《集韻》朱戍切,?音注?!侗静荨纺倔枷x,亦名蛀蟲。